央视网消息:来自生态环保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是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年来,她持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先后提出了近70件议案建议,其中3件被列入全国人大重点建议。今年,她的关注方向与水资源保护有关。

这几天,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来到福建省龙岩市的上杭县,针对目前农村地下水的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对地下水进行监测,是为了掌握地下水水质、水位等动态变化趋势,这也是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防治污染的重要基础。长期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张玉珍始终关注环保领域,并积极建言献策,她提出的《关于加强美丽海湾保护建设的建议》曾入选全国人大首次发布的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典型案例。而今年,张玉珍的建议与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有关。


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称:“对于干旱缺水的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地下水仍是一个很重要的水源。对于水资源比较丰沛的,比如南方地区,如果遇到一些比较干旱的季节或者地表水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地下水就是备用水源。”

张玉珍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监测站网体系,但仍存在监测网络布局不够完善、覆盖率不足等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称:“在空间分布上,北方缺水的地区地下水监测点位比较多,而对于水资源比较丰沛的南方地区,地下水监测点位相对比较少。还存在一些建设不规范、点位的选取代表性还不足,信息化技术这一块还相对偏弱。”


经过走访调研和深入思考,张玉珍决定将《关于加强农村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的建议》带到今年的全国两会上。

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称:“要关注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优化完善我国农村地下水监测点位的布局,增加农村地下水监测点位,扩大监测范围,同时要运用自动化的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升我国农村地下水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


拍摄采访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热爱。虽然她今年已经退休,但仍然跋山涉水在一线调研。采访结束的第二天,她又去了外地继续调研。张玉珍说,要想提出更高质量的建议,就必须多跑、多听、多看,加强调研,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贴近百姓的建议。

来源:央视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