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6月的一天,蒋介石看着一张名单,正为江阴要塞的司令换谁而纠结。

就在这时,军务局长俞济时向他进言说:“此人毕业于黄埔六期的炮兵科,还在日本的陆军炮兵学校深造过。想当年淞沪会战,他以三门山炮,硬生生扛了日军半日的进攻,校长您还亲自嘉奖过他呢-----”



蒋介石

保荐名单排第一,又有俞济时帮着说了许多好话,最后,蒋介石就任命此人做了江阴要塞的司令。但他哪里知道,这个人,竟是江阴地下党下了30两黄金的血本,特地保荐上来的一个废物!

这个人是谁?他当司令对战局有何影响?

打进敌营唐家班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已经威胁到了南京和武汉,到1948年,我军攻势凌厉,山东又被解放大半。随着败局显现,蒋介石对于长江的防务,开始愈发重视-------

长江一千多公里的防线,江阴绝对是个特殊的地段。这里受黄山基岩的影响,江面到这里,突然收缩至只有1200米宽,过了江阴,又再度开阔。

这个喇叭口部位,北扼长江南控太湖,亦是江海门户之锁钥。因此,古往今来,守江必守江阴,是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

江阴地理位置

从1800年前起,这里便烽火不断。孙权在这里驻扎重兵建烽火台,韩世忠在这里大战金兵,戚继光在这里抗倭。抗战时期,为了守住江阴,我国与日军在此打了四个月,还是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

眼看战场上节节败退,长江天堑成为蒋介石最后的希望,江阴要塞,他自然也极为重视,在这里下了血本儿布防。

早在1945年冬,蒋介石就开始着手江阴要塞的筹建恢复,经过多年布局,已经在这里构建起了一套完善的防御体系。

架设了炮兵总台,下面还有三个大台。要塞紧邻的黄山,山顶设置了炮群,山腰密布堑壕摆满机关炮,山脚不但有地堡群,还配备了轻重机枪交叉的火力网。就连水底,都密布了木桩、水雷等各种各样的陷阱,可以说是天罗地网环环相扣。除此以外,还有7000守军,左右还有两个军驻扎,以便随时策应。



黄山炮台遗址

这样天衣无缝的防护,江里的鱼想游过去都难,若要打过去,必然损失惨重。对于江阴要塞的夺取,我军很是忧虑,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就说:“未来渡江,江阴必为死生之地。”

既是必过的难关,自然要想办法降低损失。所谓“上兵伐谋”,不战而拿下它,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但思来想去,都找不到好办法。

当时,江阴要塞的司令是孔庆桂。他出生于1894年,已经年过半百,也没有什么大志向,就想好好守着别出事,然后在这个油水多的岗位上,多贪点钱。这个要塞,每年能拨大量的军费,还设有黄田港检查站,每天能收几千银元的过路费,要塞内部,还有不少能赚钱的项目------



孔庆桂

就因为孔庆桂比较关注于自己的私事,每天忙着搂钱,才有十数名地下党,趁机打进内部。这些地下党,皆由盐阜地委组织部长唐君照接头负责。

这江阴要塞里的地下党,几乎清一色全是“唐家班”。

唐家的老一辈,是唐少友,他是盐阜地区最早参加同盟会的会员,还参加过辛亥革命。这唐少友一腔热血为国奔走,生了5个儿子,彼时,老大唐君鄂、老三唐小石,已经成了烈士。唐君照是老二,老四唐秉琳、老五唐秉煜,都打进了国民党内部,常年在隐蔽战线工作。



得到二哥唐君照的嘱咐,两兄弟想办法调进了江阴要塞。老四唐秉琳,还因为黄埔军校炮兵科毕业的身份,获得了重用,成为里面的一个参谋处长。

在兄弟俩的安排照拂下,他们的堂哥唐坚华,带着妻子、弟弟,以逃亡地主的身份,在江阴县城开了商行成立了地下交通站。不久,他的兄弟唐仲衡也拖家带口投奔过来,负责传递情报,还有他们的姨表兄吴广文等人------

唐家班在两兄弟的领导下,在江阴要塞谨慎行事步步为营。到了1948年6月,发生了一件事,兄弟俩合计后一拍大腿,直呼好机会,正可下一盘大棋!

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件事,就出在司令孔庆桂身上。



唐秉琳与弟弟唐秉煜

30两黄金换司令

因为贪太多,有人告发他,说他倒卖汽油、贪污军饷等等罪名。都50多了,钱也挣够了,孔庆桂怕摊上大事,得知被告后,就直接辞职了,开始边做生意边养老。

孔庆桂辞职,可是空出来一个大肥缺,各方势力都在盯着。胡宗南、顾同祝等,都想安插自己的心腹,就连远在广州的宋子文,都想插一脚,最后报上去的名单,得有一大页。

唐家兄弟便不免很是担心,若是上去个精明强干的,那还得了?将来想要攻打江阴要塞,牺牲也会更大!既然如此,为什么他们不能想办法定一个司令呢?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们很快就搞到了一张候补名单,从名单中,果然发现了合适人选。

这个人,便是戴戎光,江苏射阳县人,也是黄埔系。彼时他正在南京,担任陆军总部兵工处少将处长,是顾祝同的亲戚,被他保荐的。



戴戎光

此人贪财好色又无能,同时与唐家还是老乡世交,将来势必容易亲近控制。于是,他们就决定帮助戴戎光赢得这个职位。

扶一个人坐上司令的宝座,自然没那么容易,唐秉琳将此事报告组织后,支取了30两黄金作为活动经费。

很快,唐秉琳就与戴戎光联系上,一天,他将一只雕花盒子塞给了戴戎光,告诉他说:“塞子里的7000兄弟,早就仰慕您的威名,想让您来当家,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

唐秉琳不但给钱,连路子都帮戴戎光策划好了。他的表兄吴广文,与要塞参谋长梅含章是同学,梅含章的学生朱永坤,是军务局的上校参谋。就通过这层关系,一步步攀上了军务局长俞济时。



俞济时,黄埔一期学生,又是蒋介石的奉化老乡,在黄埔任过职,当过蒋的侍卫长,是他很信任的心腹。而且,作为军务局长,将领的升迁调动处罚,本来就是他的分内之事,而且蒋对他的意见也很重视。

经过唐秉琳的指点,戴戎光对俞济时下了重金贿赂。俞济时也不含糊,收了钱就办事,把戴戎光的保荐单排名,从第五挪到了第一。

履历不错,榜单第一,俞济时帮着说了许多好话,唐家兄弟又对戴戎光,从形象到专业能力一番改造。就这样,蒋介石下令戴戎光做这个江阴要塞的司令。

戴戎光上去后,对唐秉琳果真既感激又信任,升他做了炮台的总台长。唐秉琳建议戴戎光,应该掌握一支自己的队伍,重要岗位发展自己的亲信,这样才安全。就这样,唐秉煜做了工兵营的营长,吴广文做了守备总队长,唐仲衡也谋了个副官,唐秉琳同学孟怀高做了炮台的分台长-------



从1948年6月,到1949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江阴要塞从上到下,都被唐秉琳发展成了自己人。从1949年3月起,为了确保渡江战役的顺利,唐秉琳还通过华中工委,调派了不少干部进去担任关键职务。

那戴戎光在做些什么呢?因为有唐秉琳积极的解决一切难题,让他能够安心的做个废物,赚钱的项目也都归他。有钱又有闲,于是,无所事事的戴戎光,开始到上海过起灯红酒绿包养歌女的生活。

为了麻痹戴戎光,他身边的潜伏人员,还大量向他传达各种虚构内容,离间他与其他高层领导的关系等等。这样一来,感觉到危机的戴戎光,对唐秉琳也愈发依赖,他便是有所怀疑,他也没有办法,因为派出去搞调查的人,早就已经倒戈了。

1949年4月20日晚8点,渡江战役打响。



21日凌晨,戴戎光得知战事,怒吼着大叫:“开炮!向对岸开炮!轰平北岸!”

任他如何嘶吼,百门重炮,未发一弹,没有一个人听他的。到此时,他才如梦初醒:整个江阴要塞,只有他一个人是国民党了。



制胜根本

兵不血刃,我军拿下了这个军事重地,还收缴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正是因为敌人内部的腐朽,才让唐家班有机会,在他们的心脏要塞,安插傀儡进行大换血。这也向我们证明了:民心所向,便是胜之所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