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电梯新知

邹相昀

电梯有一个关门的按键,似乎有某种魔力。大约两个月前,我跟聚会的朋友一起乘电梯。我站在了关门键的前面,习惯性地没有按下这个多余的按键。很快一位老练的朋友友善地提示我按下这个键,毕竟这是电梯里众人对站在关门键前的那个人的期待。我刚试图解释一下没有按下这个键是出于我的习惯而不是因为我在发呆或无知,对方已经抢在我说完前表示“谅解”。

这个按键的累赘性,我好像是从本科一堂讲土木建筑的专业课上知晓的,讲课的是一位与我很投缘的教授。有一次因事去他的办公室,我看到那小小书架上一个显眼的位置摆着一本《孟子》,在工科教授的书架上看到中国古代经典,真是罕见的。小时候看过麦家的一篇文章《我慢成了这个时代的神经病》,也讲过类似的意思。作为一个受当代人欢迎的作家,他用的手机大概落后那个时代10年。在智能手机时代,他的手机只有电话和短信功能。作为一个在快节奏的年代影响了同时代人的名人,他慢成了那个时代的神经病。

大家都知道电梯是会自动关门的,但等待总是让人疯狂。黄子华在“栋笃笑”上也讲过,香港人没有漫画是无法大便的,一本漫画的重要性可能超过了厕纸。“有一次我实在没有拿到漫画,醒来时发现自己在马桶上睡着了。”

我家的电梯是从二十多层出发的。我不但失去了按关门键的能力,也没有漫画在手。如果没有手机,我是否也难逃在电梯里睡着的劫难?

令我意外的是,过年前后两天,我两次在从二十多层出发的电梯里获取了灵感。第一次是除夕中午,我和爸妈出发去外婆家时,在电梯里听到有人哼了一句“年,又过年……”。这个我所熟悉而喜爱的旋律,让我时隔数小时仍不忘好奇地查了完整的歌词,由此引发了写文章的灵感,写了一篇《广东财神》的小文章。

第二次应该是在大年初一那天。电梯里有人说到“回乡下”,我猛然想起前几天去自来水厂参观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当时我们已经走到了清水池,我看到了加氯装置。水厂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过年期间日供水量从平时的40万立方米骤降至15万立方米左右。因为水厂额定的产水量不能变,这时清水池将积存大量的水。为了保证出水氯含量,必须在此补充加氯。我当时就在想,原来清远有那么多外来人口。不过考虑到我所知的湖南老乡就不少,当时我也没觉得奇怪。直到我听到“回乡下”三个字,我才意识到,对于这个小水厂而言,不仅外地人回老家影响供水量,本地人回乡下也会影响,因为这个水厂只服务于一个城市区域的一个部分而已。这样想来,过年期间骤降的供水量就显得更加合理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等待总是让人煎熬。多数人的生活中其实不差乘电梯这一分钟。但这一分钟,甚至等电梯关门那几秒钟,也足以让不少人焦躁。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前,于正德二年(1507)闰正月初一,从北京出发赴谪贵州龙场驿,到达龙场时已经是第二年春天了。历时整整一年,期间甚至经历了一次被暗杀的险情。如果乘坐飞机,这只是一天之内的事,难怪古人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我们久在快节奏里的天上人,还能领略到王阳明当年的心境吗?

2025年2月7日星期五



作者简介

邹相昀:男,生于1993年11月,同济大学工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自初中开始在报刊公开发表文章,现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多篇。本科和博士期间,均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奖学金。著有散文集《问道我自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