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提供银行卡还能赚钱?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了解一下

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屡见不鲜,大量诈骗赃款通过银行层层转移,最终流入犯罪分子手中。其中不乏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提供银行卡帮助犯罪分子转移赃款,在金钱驱使之下,不仅落入犯罪分子的精心陷阱,而且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碰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法律红线。该行为本质上是利用银行账户帮助电信诈骗犯罪团伙转移钱款,行为人自己也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警示案例

“我知道这钱肯定不是好钱,我想挣点钱,就帮别人取钱了。”2023年6月,犯罪嫌疑人赵某,在朋友刘某的介绍下,听说提供一张银行卡给别人取点钱,就能从中拿到丰厚报酬。为了获取“好处费”,赵某明知他人打入其账户的钱款系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仍提供名下银行卡账户收取钱款5万元,并在银行柜台完成取现后将现金交给一同取款的上游犯罪嫌疑人,赵某从中获得2000元好处费。经核实,赵某取现的5万元系上游电信诈骗赃款。最终,赵某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刑罚。


检察官释法说理

随着金融犯罪案件增多,诸多嫌疑人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为牟取蝇头小利,在明知入账钱款系犯罪赃款的情况下,为了“赚快钱”,提供自己名下银行卡,配合对方刷脸认证、转账取现,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的规定,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提供银行卡并取现帮助他人转移赃款的行为,是实现诈骗分子犯罪目的的重要一环,同样构成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出售、出租本人银行卡后又提供转账、“刷脸”等行为配合转移赃款的,客观上属于帮助上游犯罪分子逃避公安司法机关的追诉和打击。犯罪分子会通过给“好处费”、办理贷款等名义,拉拢组织线下成员并引诱群众为其接收、转移、隐匿犯罪所得。因此,买卖、出借、出租银行卡、电话卡,不仅会为自己或者他人的财产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更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犯罪团伙的帮凶,让自己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检察官温馨提示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在提高反诈防骗意识的同时,切勿将自己的个人银行卡、身份证等出借他人使用。

请牢记:

莫心存侥幸以身试法

为蝇头小利锒铛入狱!

来源:法佑大同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真实原创”,转载旨在传播有益信息,如涉及版权问题,我们立即处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