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劳动者在遭遇劳动纠纷时,常常面临着多部门辗转、流程繁琐的困境。家住桃浦地区的李先生对此深有体会。回忆起过去,他无奈地表示:“以前遇到纠纷,先要去街道调解,调解不成再去仲裁院仲裁,任何一方对结果不服还要去法院起诉,跑来跑去,耗时耗力,真是身心俱疲......”然而,在如今的桃浦镇,这一情形已悄然发生着改变。

在当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背景下,为切实解决劳动者在权益维护过程中所面临的痛点、难点,普陀区政法委创新引领,积极推动区域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以劳动人事争议一站式化解工作站的建设为契机,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解纷纳入全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位于白丽路510号的桃浦镇劳动人事争议一站式化解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宛如一座功能完备的“解纷超市”,以其高效、便捷的服务,重新定义了劳动纠纷解决的流程。

解纷“一站式”:告别多头跑,按下维权“加速键”

进入工作站,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墙上醒目地张贴着办事指南,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服务内容。各个功能区域划分清晰,引导标识明确,前来咨询和办理业务的群众秩序井然。工作站由普陀区人民法院、普陀区人社局和桃浦镇人民政府于2023年10月25日联合成立,配备有劳动维权“一口受理”、法律援助咨询、就业帮扶等多个服务窗口,还有数间多功能调解室,执行谈话室以及两间标准化的仲裁庭、法庭,“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一站式’化解劳动纠纷,让群众少跑腿,让公平正义更高效地触达,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工作站现场管理人员陈玮介绍道。工作站整合了“立、调、裁、审、执”等多方资源,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实现了劳动人事争议受理、调解、仲裁、审理和执行的有效衔接。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劳动人事争议,采取跨前协调、提前干预的方式,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前端。


依托工作站内标准化庭室,区人民法院审判员与区仲裁院仲裁员定期开展劳动争议案件的庭审,真正将“法庭”搬到了群众“家门口”。“这是践行‘能动司法’的创新尝试。”普陀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侯钧表示,‘法官多跑腿、群众少跑腿’不仅是口号,更是我们的行动准则。”截至2025年2月,工作站共计审理各类劳资纠纷案件100余起,办结劳动争议案件66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86.75%。

帮扶“一体化”:维权就业并举,构筑保障“闭环链”

如果说“一站式”解纷机制为劳动者维权按下了“加速键”,那么工作站内同步内嵌的桃浦镇社区就业服务站,则为劳动者未来的发展架起了“连心桥”。“你好,您是否需要新的工作机会?”在工作站内的社区就业服务窗口前,就业服务专员热情地接待着前来咨询的群众。据介绍,该服务站打破了传统就业服务的单一模式,创新性地将公共就业服务融入劳动维权全流程。“在纠纷受理阶段,我们就同步介入就业帮扶,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一对一’服务。”社区就业服务站负责人陆斌介绍说,“我们不仅要帮助劳动者解决眼前的纠纷,更要帮助他们解决长远的生计问题,让他们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能尽快重新出发,找到新的工作机会。”

“真是太感谢了!工作站不仅帮我解决了劳资纠纷,还帮我介绍了新的工作,真是雪中送炭啊!”在工作站获得帮助的孙女士激动地说道。孙女士的经历颇具代表性。2024年底,现年48岁、距离退休仅剩2年不到的她,被某养老机构违法解除了劳动合同。面对突如其来的失业,孙女士一度陷入焦虑和迷茫。她不仅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面临着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的就业困境。正当她不知所措时,工作站为她提供了及时的帮助。经过劳动维权,孙女士不仅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得了应有的经济补偿,还在社区就业服务站的帮助下,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就业服务专员根据她的工作经验和个人情况,为她量身定制了就业帮扶计划。通过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岗位推荐等一系列服务,孙女士很快找到了一份适合她的新工作——在辖区某小区内担任保洁护理专员。这份工作不仅让她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还为她提供了稳定的收入。


据陆斌介绍,社区就业服务站自进驻以来,已为数十名劳动者提供了就业帮扶服务。服务内容涵盖职业咨询、技能培训、岗位推荐、创业指导等多个方面,力求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特别是在劳动纠纷高发的行业和群体中,服务站通过提前介入、精准帮扶,有效缓解了劳动者的就业压力,帮助他们尽快重返职场。此外,服务站还与多家园区、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招聘会和职业推介活动,为劳动者搭建起与企业直接对接的平台。同时,服务站还特别关注那些有创业意向的劳动者,为他们提供从创业指导到资源对接的全流程支持。

市民赵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她原本是某大型4S店的人事专员,工作稳定且经验丰富。然而,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公司不得不进行裁员,在处理企业裁员纠纷时,社区就业服务站就主动与赵女士进行沟通,了解到她虽然即将失去工作,但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并且有自主创业的想法。

“我一直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很感兴趣,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想自己开一家小型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赵女士在与就业服务专员的交流中透露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得知她的想法后,社区就业服务站立即为她量身定制了创业指导方案。

首先,就业服务专员为赵女士提供了详细的创业政策解读,帮助她了解国家和地方对创业者的扶持政策,包括创业补贴、税收优惠以及贷款支持等。随后,服务站还为她安排了创业导师,提供“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帮助她梳理创业思路、制定商业计划书,并针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市场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创业导师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定位目标客户、如何设计服务产品,甚至如何规避创业初期的风险。”赵女士表示,这些指导让她对创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信心。

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样本”

通过将劳动纠纷化解与就业帮扶有机结合,工作站不仅帮助劳动者维护了合法权益,更为他们提供了重新出发的机会,真正实现了“解纷”与“帮扶”的双赢。“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工作机制,拓展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劳动纠纷化解和就业帮扶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为更多劳动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陈玮说。

随着“劳动维权+就业帮扶”全链条闭环服务模式的深入推进,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维权渠道,更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体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智慧,也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工作站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机制,为劳动者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记者:吴锴

编辑:姜天澍

区委常委会举行扩大会议,听取党(工)委(党组)书记述责述廉

常学常新、实干笃行!2025年普陀区“一把手”培训班结业

政银企体验“行走的对接会”,共话区域营商环境新机遇

万里街道一小区7部电梯换梯成功!

“三皮融合”创新突破!普陀区中心医院成功救治复杂创伤患者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