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开始战略大撤退,中美未来交手的主战场从台湾前推至少3000公里。
美国媒体《战区》援引最新商业卫星照片报道,表示自2022年五角大楼宣布要重启天宁岛机场以来,历经3年时间,天宁岛机场的跑道已经基本修复完毕,随时可以投入使用,支持美军的“敏捷战斗部署”任务。
【美军修复天宁岛上的二战机场】
与此同时,美军还在塞班岛,亚普岛,贝里琉岛,硫磺岛四个岛屿上开展二战机场修复作业。待这些岛屿机场投入使用后,西太美军将拥有包括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在内的6座大型机场。
五角大楼之所以要修复这些二战时期的机场,核心原因是解放军日益强大的中远程打击能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西太美军的战略部署。
在20年前,解放军手上还只有少量的东风-11、东风-15弹道导弹,连执行对台打击任务都不够,对琉球群岛美军基地构成的威胁也相当有限。
【战区报道修复机场是为了应对中国挑战】
可当时间来到10年前,2015年的解放军就已经有能力在战时完全摧毁琉球群岛上的美军基地,并进一步将火箭军的导弹打击范围扩大到关岛一带。
在这基础上,面对今天的解放军,无论是五角大楼的官方情报分析专家,还是兰德、CSIS等民间知名智库都毫不保留地相信,一旦中美两国在太平洋上爆发军事冲突,别说琉球群岛上的美军基地和第一岛链了。
就是以关岛基地为核心的整个第二岛链,都会在冲突爆发的头24小时就被解放军彻底摧毁。
【被称作关岛快递的东风-26远程弹道导弹】
无论是五角大楼还是印太司令帕帕罗上将,他们都不会希望自己在亚太地区经营数十年的战略部署,在24小时内被解放军炸个一干二净。
这倒不是钱的事,而是这些基地同样也是西太美军所有作战部队的立足点。要是没了,西太美军就是没有出现太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他们也将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
也因此,五角大楼至少在5年前就开始推行所谓的“分布式作战”概念。而这个概念落实到空军头上,就变成了“敏捷战斗部署(ACE)”战术。
【演练敏捷战斗部署的F-35战斗机】
这套战术的核心,就是要美国空军建立起一套不需要依赖永备机场设施的战机维护体系。将勤务人员、配套维护设施以及油料、弹药等,全都装在运输机上。
这么做的好处是,就算解放军把关岛基地炸个底朝天,所有机场设施全都被毁。只要后勤机队还在,这支后勤机队飞到哪里,哪里就可以继续为F-35、F-22等战斗机提供维护补给服务,支撑反击行动。
与之相对的,这一战术的最大问题就是需要足够多的机场供机队进行辗转腾挪,躲避解放军的后续打击。不然他们前脚刚落地,后脚解放军的导弹就能让他们再也飞不起来。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五角大楼就打起了那些二战机场的主意。
说到底,“敏捷战斗部署”战术需要的只是足够多的机场跑道,对机场配套设施反倒是没什么需求。好巧不巧的是,这些二战机场在废弃了几十年后就剩下跑道还在了,大大降低了美军重启机场的难度。
【美军计划修复的二战岛屿机场】
更重要的是,当年为了支持太平洋战争的对日战略轰炸任务,美军在西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上都修建过机场。今天的美国基建能力或许远不如中国,做不到三五年建一个新机场。但三五年修一个旧机场,甚至是四五个旧机场,还是信手拈来的。
此外,五角大楼还计划在战时征用包括日本境内的一系列民用机场。如果把这些机场也算上,解放军几乎不可能靠只打击机场的方式,完全瘫痪西太美军空军部队的运作。
不过话又说回来,“敏捷战斗部署”固然会增加解放军在战时完全摧毁西太美军的难度,但这并不等同于西太美军可以靠这个“权宜之计”扭转美军在战略上的劣势地位。
因为“敏捷战斗部署”会在今天大行其道,说到底是美军的防空反导力量无法保证关岛基地的安全。而这还是建立在五角大楼已经大幅增强关岛反导能力,把爱国者、萨德、标准-3等一众反导导弹全都聚在一起后的结果。
【解放军的歼-20战斗机】
所以就算美军可以靠辗转腾挪的方式降低自身损失,他们在战略层面上也将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甚至由于整个机队需要将精力集中在部队转移上,就算跟着转移的美军战机有意组织反攻行动,他们的行动也会受到各种制约。
更何况,美军现在也只是能在运输机里塞上一套后勤体系。指挥体系、侦察体系等,目前还塞不进去,只能依赖伴随机队飞行的预警机。
换言之一旦这些预警机在战时被击落,整个美军机队也将群龙无首。而好巧不巧的是,今天的中国空军最常练习的科目就是用歼-20打美军预警机。待斩首成功后,预警机性能、数量更占优的我们,也将在之后的战斗中对美军机队构建起全方位的体系优势,进而赢得战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