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市场日益繁荣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在频繁地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然而,消费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各种消费陷阱和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值此3·15消费者日来临之际,《“马商”就办》和您一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努力。
自行车行 “消失术” 付款后钱款难追回!
市民凌先生去年12月5日在中山南路一家名为SPECIALIZED的自行车行,与店主协商预定了一辆自行车,并按照要求向支付宝同名账户转账3300元。当时,店主承诺3-5天便能到货。
此后凌先生便陷入了漫长的等待,消息不回,电话不接。凌先生多次前往门店,发现大门紧锁,年后再去,门店已人去楼空。
凌先生
“一开始他说生病了,我就想着多等等,过年也没催他,没想到过完年直接找不到人了。”
凌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在消费市场中,类似的消费陷阱层出不穷。虚假承诺、收款后失联、店铺突然消失等现象,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马商”就办的记者在接到凌先生的求助后,第一时间前往商铺走访了解。发现商铺早已人去楼空,商铺也没有对外进行公示或公告,向顾客说明撤店原因。记者试图通过电话和短信的方式联系商铺负责人,但对方并没有回复。
节目播出后,凌先生告诉记者,车行店主联系了他。按照约定的时间,记者也见到了车行店主,得知记者来意后,店主表示:“收到订货款后,就和店员产生争执,后来生病了,一直就没好。确实车辆没有发货,将尽快退还订车的费用。”随后,车行店主和凌先生在法院进行了调解,并再次承诺,月底前退还费用。
新车提车即变事故车 消费纠纷引关注
近日,市民陈女士遭遇了一件闹心的事情,她满心欢喜等待两个月的新车,刚提车去上牌,回来路上竟变成了事故车,而开车的并非她本人。
陈女士
“我是第一次买新车,买的小鹏汽车,我还没摸过车,就让小鹏4S店的店员给撞了。”
原来,陈女士提车后,4S店的交付人员按流程带她去上车牌,在上牌返回4S店的途中,车辆与一辆铲车发生了剐蹭,导致车辆受损。陈女士认为,自己支付了399元的上牌服务费,4S店交付人员的此项服务并非免费,驾车人也是4S店的交付人员,且当时车辆相关资料尚未完全交付,自己也未接受车辆使用培训。所以,应该由4S店承担责任,退回车辆购买款或者换新车。
记者陪同陈女士前往该4S店协商时,4S店方面称负责人不在。经过多次沟通协调,记者与陈女士再次来到小鹏汽车金山桥店。
小鹏汽车金山桥店店长
“我们也没有说一直推卸责任,这个车确实是我们销售专员开的,我们非常抱歉。我们本意是更好地为陈女士服务,想带她到销售门店,做详细的车辆解读,给她更好的销售体验,我们会承担相应责任。”
最终,在多方调解下,双方达成了一致的协商结果。从责任划分来看,4S店在提供上牌服务过程中,员工驾驶车辆发生事故,其对车辆的管理和驾驶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车辆虽已完成部分交付流程,但4S店在服务未彻底结束前,仍有保障车辆安全的义务。而陈女士方面,在车辆已完成部分交付确认的情况下,同意4S店员工继续驾驶车辆,一定程度上也默认了车辆在4S店员工控制下的风险,也应承担部分责任。综合考虑双方责任,4S店给出5000元现金补贴+终身基础保养的补偿方案。
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消费维权热度高涨。凌先生预定自行车,车行却玩起 “消失术”,付款后钱款难追回;陈女士满心欢喜提新车,上牌途中车辆竟成事故车,好心情瞬间破灭。您有没有遭遇过类似的消费维权难题?
如果你也曾遭遇过:
食品造假
以次充好、虚假标注、非法添加……
网购欺诈
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售后无门……
金融骗局
高息诱惑、虚假理财、非法集资……
行业黑幕
潜规则、乱收费、霸王条款……
质量问题
汽车、家电、服装……
虚假宣传
夸大功效、虚假承诺、误导消费……
促销套路
先涨后降、虚假打折、捆绑销售……
诱导付费
诱导充值、自动续费、隐形消费……
培训乱象
虚假宣传、无证办学、退费难……
隐私泄露
信息泄露、电话骚扰、精准诈骗……
预付陷阱
商家跑路、服务缩水、退卡难……
霸王条款
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概不退款……
如果你曾遭遇这些消费陷阱(不限),可通过以下方式提供线索:
1、关注“马商就办”抖音号、视频号,留言或私信
2、拨打热线电话:85692345
“马商”就办
为您排忧解难
持续关注消费维权动态
为您的消费保驾护航
来源 | 《“马商”就办》工作室
徐州广电编辑 | 尚亚
一审 | 刘楠 姚亮
二审 | 许腾飞 朱宸昕
三审 | 张清 孙剑
转发+在看,告诉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