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黄浦区救助管理站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中,成功帮助一对流浪父子重获身份,实现了他们的团圆梦。这段温馨而感人的故事,要从2024年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说起。


当晚,黄浦区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在街面巡查时,发现了露宿在金陵东路附近的一对父子。经问询得知,父亲李某某,本市崇明人,因故失去身份证;儿子李某则因多种原因自出生以来未申报过户口,成为无户籍人员。从13年前开始,李某某因没有住房和工作,只能带着儿子在金陵东路附近露宿街头。

针对李某某父子的情况,黄浦区救助管理站高度重视,迅速联手黄浦公安分局、崇明公安分局,成立了寻亲小组工作专班。寻亲小组依托区救助管理站的“党徽照亮团圆路”党建工作室,全力开展身份甄别和落户安置工作。



在身份甄别过程中,寻亲小组第一时间联系到李某某的户籍地公安机关,快速为李某某恢复了户籍,并办理好了二代身份证。同时,通过户籍地街道为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解决了李某某的基本生活问题。

然而,要办好李某某儿子的事情却并非易事。李某的父亲李某某和母亲左某三十几年前在重庆结婚,并未领取结婚证。李某在家中出生,没有出生证。更关键的是,李某的母亲左某也已去世多年。如何证明李某是左某所生,如何证明李某就是李某某的儿子,成为了摆在寻亲小组面前的两大难题。


为此,寻亲小组先后多次与重庆市潼南区公安、民政以及左某的家人、村干部进行沟通协调,不远千里取证。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关键性的证据。随后,寻亲小组专班成员陪同李某某父子前往本市光复西路司法鉴定中心进行血缘关系检验。经DNA检验,确认李某某确为李某的生父。得知终于可以落户的消息后,李某某父子激动得一夜未睡。

2025年2月10日一早,在寻亲小组的陪同下,他们来到了长江派出所。当李某从派出所民警手中接过户口簿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一刻,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流浪生涯。



黄浦区救助管理站表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全社会最弱势、最困难、最底层的群体,他们尤其需要党和政府的救助帮扶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今后,黄浦区救助管理站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兜牢民生底线、守牢安全防线,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张姗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