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基督教的观点,耶稣父母虽然是圣母玛利亚和木匠约瑟夫,但实质是上帝的儿子,为了拯救世人,而降生为人,距今已有2000多年。

2000年的沧海桑田,耶稣的很多事迹早已被人遗忘,只在宗教书籍中留下一些记载。然而,2015年英国考古学家肯•达克却宣称发现耶稣童年住所。

19世纪80年代,在如今以色列北部的拿撒勒,发现一处典型的早期罗马定居点的房屋遗址,正好位于拿撒勒修道院地下室(为了躲避古罗马入侵者,于是挖掘洞穴),由一组房间和一座楼梯构成,当时就认为是“重要遗址”,2015年肯•达克“考证”认定童年耶稣就住在这里。


肯•达克的“考证”可不可信,耶稣童年住不住在这里,接下来不妨看看肯•达克的“神奇”考证过程,绝对会震碎正常人的三观。相关文章网上搜索“英国学者发现耶稣童年住处”,可以看到很多类似报道,且都是正规媒体的报道,因此本文就不写具体出处了。

首先,遗址所处地点

遗址位于的拿撒勒,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旧约》以及一些中东史书都没有记载,甚至在犹太地区声名狼藉,比如拿但业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其中,有的西方学者认为拿但业是耶稣十二使徒之一的巴多罗买。


但早期基督信徒的眼里,拿撒勒是一个圣地,因为耶稣诞生于此地,并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年,福音书中描述他的父母圣母玛利亚和木匠约瑟夫住在这里。

总之,从宗教文献上看,耶稣童年在拿撒勒。但疑问是,今天的拿撒勒是不是2000年前的拿撒勒?毕竟这座城市在历史上被很多势力统治过,由此或改城市名称,或因为各种原因到其他地方再建拿撒勒也很正常,这一点可以看看中国城市名称变化,没几个是古今一直使用的。


其次,对于遗址断代

在历史考古中,断代非常重要,对于这座遗址断代,相关文章中没有说明如何断代,只是给出“公元一世纪”遗存的结论,这一断代与耶稣时代匹配。

笔者猜测,文章里提到的两个细节,可能是判断依据,即:“房子设计是典型的早期罗马人定居点的风格”,说明与罗马帝国有关,但又说为了躲避罗马人入侵而挖洞穴,两者似乎有些矛盾;还有一点是“石灰石物件显示曾有犹太人家庭住过这里,因为犹太人认为石灰石是不可能不纯正的”,当然“因为石灰石物件”就判断是“犹太人居住于此”的逻辑似乎不太可信。

犹太人居住地、古罗马早期房子设计风格,两者结合起来,以西方历史看,这大概就在公元一世纪左右。


第三,一个关键证据

虽然时间、地点大致匹配,但该遗址没有出土“耶稣童年居住于此”、或耶稣童年日记等类似文字证据,那么如何判断这里是耶稣童年住所呢?

上文说过,房子里的“石灰石物件”,显示这是犹太人住所,据说耶稣是犹太人。但犹太人众多,即便是犹太家庭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不代表就是耶稣。对此,肯•达克还有一份“重磅”证据。


据说,公元670年爱尔兰一名主教来到拿撒勒朝圣,提到拿撒勒两处教堂,其中一处就是天使报喜教堂,且当地一所教堂之下、及两座墓碑中间的小屋,“曾有这样一座房子,幼年的主就在那里被哺育成人”。

于是,对比这段文字与房子遗址情况,肯•达克在论文中写道:“另一所教堂矗立在(天使报喜教堂)附近,旁边有一处地下室,里面有两座坟墓遗址。两座坟墓之间就是见证耶稣成长的那座房子。”

但问题是,爱尔兰这位主教与耶稣相隔670余年,比周朝与夏朝相隔时间还要长,不说他的这段话只是孤证,但说如何确信他判断的正确?


说到这里,相信我们都有基本判断,就是这处房子遗址,肯定不能说是耶稣童年住所,但接下来肯•达克的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逻辑,值得中国人好好学习。

肯•达克指出:“也没有好的考古学理由让我们相信应该推翻这一看法”,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这所房子不是耶稣童年时的住处。简而言之,如果没有“好的理由”,说不出这里不是耶稣住所、那该是谁住所的话,就不能否认这里曾是耶稣童年住所,质疑者就该闭嘴!

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好的理由”,就不能否认这里曾是黄帝童年住所、大禹童年玩乐的地方.......总之,以这种逻辑考证下去,不说三皇五帝了,就是连盘古都能考证出来。


最后,肯•达克的论文发表在《圣经考古评鉴》上,这不由的让人想到西方的“圣经考古学”,即以圣经为文献考古西亚、北非,也以北非、西亚的考古发现印证圣经,至少可以说早期对古埃及、苏美尔等的考古,就属于圣经考古学的范畴。

然而,以肯•达克对耶稣童年住所的考证过程来看,显然不太可信,21世纪尚且如此,那么百年之前的圣经考古学还有多少可信之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