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记者从兰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我市按照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各项春耕备耕工作,通过优化种植品种、调整种植结构,进一步夯实筑牢全市农业增收、农民增效根基,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根据《2025年全省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今年兰州市计划播种粮食作物127万亩(含兰州新区11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34.5万吨(含兰州新区3万吨)。为确保计划顺利实施,我市将粮食生产任务层层分解,压紧压实县区、乡镇、村各级责任,把播种任务精准落实到乡、到村、到户、到地块。

据了解,今年,城关区计划播种粮食作物0.26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0.028万吨;七里河区计划播种粮食作物1.45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0.42万吨;西固区计划播种粮食作物0.39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0.12万吨;安宁区计划播种粮食作物0.4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0.09万吨;红古区计划播种粮食作物1.69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0.52万吨;永登县计划播种粮食作物58.6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14.3万吨;榆中县计划播种粮食作物46.2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13.5万吨;皋兰县计划播种粮食作物9.6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2.8万吨;兰州新区计划播种粮食作物11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3万吨。

粮食是民生之本。我市按照2025年全省春播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充分利用兰州土地、气候等自然资源,通过细化粮食种植计划,合理规划粮食种植品种,优化兰州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粮食产量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全市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助力全省粮食安全。

据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种业管理科科长王喜明介绍,自今年1月中旬起,我市就开展实施农资储备周调度。目前,全市已储备化肥4.64万吨、农药268.01吨、各类籽种5.88万吨、农膜7000吨。后续将根据实际需求持续加强农资市场监测,及时调配物资,确保春耕期间全市农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同时,严厉打击农资领域的假冒伪劣行为,保障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作为传统内陆地区的兰州,如何通过优化和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粮食产量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呢?

王喜明坦言,2025年全省春播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为我市统筹抓好春播作物生产,优化种植品种结构,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业综合效益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意见,对于我市全力做好春播作物品种布局,促进优良品种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势区域与市场有效衔接,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推动粮油单产提升,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也是加快兰州地区农业新优品种推广应用步伐的具体实践。

王喜明说,我市将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经营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和激发种粮主体扩大粮食种植规模,采用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新优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示范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种粮补贴政策宣传,在全社会营造重视粮食生产、推广符合市场需求、稳产高产、名优新品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在春耕备耕工作中,我市将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针对不同农作物生长特点和种植需求,重点围绕春季田管、种植结构调整、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开展现场示范和技术讲解,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难题,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同时,公布各级农业技术专家联系电话,方便全市农户咨询。据悉,今年我市计划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30场次,培训农民2000人次以上。

对于当下的春耕生产,我市农业农村部门还将加强监测预警,落实“防重于救”理念,加强与气象等部门合作,及时准确发布天气监测预警信息,通过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提前做好应对干旱、洪涝、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的准备工作,指导农民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降低灾害损失,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和粮食生产安全,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开好局、起好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文/图

责任编辑:钟磊

来源: 兰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