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月里,节气之间往往具有着一定的连续性,相传女娲在创造万物之时,与前六日先后创造出了六畜,于第七日创造了人类,所以正月里但凡逢七的日期,都是与人相关。即初七为“管小人”,十七为“中年节”,二十七则对应着“老年节”。在清代《燕京岁时记》中有着与之相关的记载: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其中便描述了人日当天的重要习俗,届时人们要根据这一天的气候来占卜吉凶,若是天晴则意味着人旺家兴,反之则不利于人类繁衍。这一内容表达出了人们对人日的重视。
眼下来到正月二十七,这天为“老年节”,是人们爱老敬老的日子,这一习俗正是对于孝文化的彰显。也是提醒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心怀感恩,不能忘本,才能使家族得以兴旺地发展和延续。正月二十七对于老年人以及子女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节日,牢记:1要送,2不出,3要吃,为家中长辈祈福安康长寿,要重视。
1要送
送上礼物
正月里习俗讲究多,适逢老人节,也要增添一些仪式感,来表达对家中长辈的重视。这时子女们可以精心准备一份礼物,不必贵重,但是要符合老人的喜好,或衣服,或是居家用品,或是营养健康的食物。过节的时候,礼物更能表达出子女的心意,胜过千言万语。
2不出
不出伤人的话
对于老人们来说,最需要的莫过于子女们的陪伴,那么这个时候要尽量陪伴在他们身边,可以帮他们洗洗头,洗洗衣服,或是把屋子收拾得整洁舒适一些。老人们的心思大多敏感,所以子女们要多一些理解和耐心,切记不能说出伤人的话,以免让老人伤心挂怀,不仅会伤了亲人之间的感情,也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不出远门
首先来说,二十七为孝顺老人的节日,同时也还在正月里,所以这时候要尽可能多多陪伴老人。让其享受团圆的美好。若是外出远行,势必会令其担忧,心生失落。当然依照乡间的规矩,有着“七不出”的说法,不仅体现着出远门要选择吉日的理念,同时其所强调的是在出门前要将家里的七件大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安置妥当。所以在老人们节这天,要看看家中有哪些不足,及时添置好,以保证老人的生活顺利。这样我们在出门的时候也能安心。
3要吃
吃面
这天为老人节,也是所有老人们的生日,届时一定不能少的便是面条了,祝福老人们安康顺利,寿高久久。
1、来准备打卤所需要的全部食材,瘦肉丝,鸡蛋,淀粉,木耳以及金针菜,一一处理好。
2、起锅放油热透,将肉丝先倒在里边炒到变色,调些香料到里边增香,加入生抽,蚝油,盐等调味,然后将木耳以及金针菜也打进去,补点热水煮七八分钟。
3、待食材炖透入味后,把蛋液倒进去,几秒钟后形成蛋花,再淋入淀粉水把汤汁收浓稠,便可以关火了。
4、面条煮熟之后,直接捞起装碗,舀入卤汁拌匀,便可以吃起来了。
吃鱼
鱼是鲜美又营养的食物,老年人经常吃一些,有助于强壮筋骨,增强免疫。同时其也蕴含着富贵有余等美好的寓意,老人们见了也会开心。
【烧黄鱼】
1、将其收拾干净,划上小刀,同时切一些五花肉,姜片蒜瓣等。
2、把砂锅烧热烧透,肉和姜倒里边,煸炒出香味来。
3、在其中烹入生抽,醋,糖,盐,然后加热水,把汤汁的味道调好,鱼放进去,继续加些蒜瓣,焖半个钟头。彻底熟透后,关火端上桌即可。
吃海带
海带美味营养,被誉为“长寿食物”,可以为老人们多准备一些,有助于清肠排毒,促进消化,保护心血管,延缓衰老等。
【海带汤】
1、提前准备一些,浸没在清水中,时间要久一些,2个小时左右就换换水,将其中的杂质泡出来。
2、准备一些牛里脊片好,加入生抽,盐,胡椒以及淀粉,搅匀腌制待用。
3、将锅底烧干放油,继续热透之后,把肉倒里边,炒到断生后,放海带,继续炒几秒钟。
4、在锅中加些热水,继续煮七八分钟,调些盐,撒上葱花,就可以关火了。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