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国青的后防问题,其实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实际上除了彭啸和史松宸,国青的中后卫组合就再也找不出来替补人选了。

小组赛第三场对阵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久尔科维奇把除了两名守门员和王昊斌以外的所有球员都派上场遛了一遍,但是结果并不理想。

反观沙特国青,不仅敢把自己的正印中锋放在替补席,还能在自己的后防核心球员吃了黄牌后再换上一个实力差不多的球员。事实上,沙特国青换上来的几名球员甚至要强于换下去的那几个。



但是中国国青没有,我们的现状是前场的蒯纪闻和王钰栋有一战之力,中场有依木兰,后防线上的队长史松宸还算稳健,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特点了。

上届国青这样的问题更是突出,前场靠艾菲尔丁和木塔力甫,后场靠胡荷韬和李昊,在八强战跟韩国队硬是耗到了加时,但随着主力体能的崩溃,场面被彻底打花。

所以等到哪一年国青队三条线上都有大将坐镇,替补席上还有一堆实力不俗的球员,就该我们进世青赛了。遥想克劳琛时期的国青,董方卓和蒿俊闵甚至都没有稳定的位置。

小组赛

小组赛其实国青踢的好球仅限于进攻端,在防守端的过人之处实在少见。

首场比赛对阵卡塔尔只是小胜,而且直接暴露出防守的问题。首先是两个中卫能力偏弱,在防守端,解围经常不干净。另外两个边后卫防守冒失,太容易丢位置和吃晃。

其次中锋不会背身,这个问题在对阵沙特的时候被无限放大。首发中锋刘诚宇更习惯于接脚下和给到身前的球,基本没有背身能力。即使是回接,还是习惯自己拿球转身自己突击,偶尔的做球质量也都比较差。

最后是中场很少无球跑动,依木兰是本届国青的发现不假,但依然无法掩盖国青中场存在的问题。进攻时,我们的中场还是习惯站着等球。在对面给中场施压的时候,国青中场球员拿球一抬头,都找不到有人接,得先想办法自己把球摘出来才能传,导致传球失误一大堆。



这个问题在对阵澳大利亚的时候被对手利用,由于依木兰轮休,陈泽仕和张志雄搭档的后腰组合被直接抢到不会踢球,连续丢球被破门。

沙特国青同样肯定也研究了中国国青对阵澳大利亚国青时的比赛录像,所以比赛一开始也对依木兰和陈泽仕施压,效果确实明显。

等到第二场对阵吉尔吉斯斯坦国青,虽然是大胜,但依然丢了两个球。中国国青的问题还是下半场不会踢,尤其是在中场核心陈泽仕和依木兰因为打高节奏的比赛少而显得力不从心的时候,这支国青就无法运转了。

今天对阵沙特国青,依木兰因为体力不支接连失误而被久尔科维奇换下场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注定了中国国青的结局,整支球队无法串联和组织起像样的进攻,但实际上把一支球队的命运交给只踢过中乙联赛的年轻球员,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依木兰固然是有中场大师的潜质,但对于从亚青赛到世青赛这关键一步,他踢得高水平比赛还是太少了。所以在面对卡塔尔、吉尔吉斯斯坦这样级别的球队的时候,依木兰尚可以支撑,但真到了面对澳大利亚、沙特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被压制。

淘汰赛

中国国青在小组赛的表现给了大家更多的期待,人们对这届国青的期望被提高到进入世青赛。在本场比赛之前,似乎出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各方的态度都是积极乐观的。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国青实力在沙特国青之上,加上最后一轮小组赛的成功洗牌和轮换,这一场比赛可以以最强阵出战,那么拿下对手似乎是探囊取物一样的轻松。

但却忽视了中国足球在亚洲如今的境地,作为所有入围八强队伍中排名最低的队伍,又是小组第二出线,以弱对强,本就是搏杀的局面。从来就没有实力上的压制,更多的还是盲目自信。

球员就没有不想赢球的,赛前的舆论氛围、二十年的希望,一样会带来压力。没有什么是天经地义的,本届国青进步明显,但和亚洲主流足球的差距显然不是靠一批人可以拉平的。



这届国青并没有突破上一届的成绩,但所带来的观感却完全不一样。两年前的八强多少有些运气,但今年的八强却是实至名归,离重返世青赛也还是只有一线之隔。

对于这支沙特国青,中国国青并不陌生。去年十月,国青前往沙特拉练,首场战平,第二场不敌对手。刘骐玮、彭啸、史松宸、贺一然、陈泽仕、王钰栋、刘诚宇都打了那两场比赛。

沙特国青本届赛事小组赛的发挥,其实并不在什么最佳状态。锋线上除了主力哈吉,另外两位前锋沙姆拉尼和阿塔尔轮换出场,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全队十五次射正仅攻入三球。

但是又怎么样呢,就是被这样的队伍绝杀了。都在说我们有实力进世青赛,但现实情况就是被淘汰了。进入世青,冲出亚洲,本来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球员前赴后继。

上届国青也不过两年前,我们这次也确实只赢下了实力最弱的两个对手,我们不指望两年时间就涌现出了一批中国足球的“救世主”,也不否认在面对强敌的时候尚没有战胜对手的实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