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台北宜兰县“荣民之家”敬老院,当大巴车缓缓在门口停下时,正在院子里晒太阳的一位老人,起身就往屋里跑。村长赶忙去追,终于在老人将门反锁之前将他拦了下来。
好说歹说,老人同意跟着村长一起去见见来的人。来人中有一位中年妇女,一见到老人就说这是她爸爸,正要扑到老人怀里时,老人却一把将她推开:“不能这样,我们还没有讲清楚……”
老人名叫王成松,1928年出生在江苏,20岁时被抓了壮丁,被迫加入国民党军。没过多久,王成松所在的部队被解放军击溃,成了战俘的王成松没有选择回乡,而是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
金门战役打响后,王成松随部队奔赴前线。交战中,王成松不幸脚部负伤,被国民党军俘虏,就这样王成松又回到了国民党军队,成了驻守台湾的18军的一名士兵。
1955年,王成松选择从台湾军中退伍。为了先在台湾生存下去,王成松先以捡为生,之后又开始走街串巷卖豆腐。靠着微薄的收入,王成松的生计问题总算勉强解决,他还在乡下安置了一间小木屋。
垃圾
在被国民党抓壮丁前,王成松已经娶妻生子,因此到了台湾之后,王成松的心里一直想着家乡的妻女。生活暂时稳定下来,王成松开始托人给大陆写信,光邮费就花了一万多元,结果一封回信都没有收到。
1987年,两岸关系还是有所缓和,台湾当局也允许民众回大陆探亲。当时很多在台湾的老兵都迫不及待回去,但王成松却顾虑重重,除了担心自己两次被俘,给家人带来麻烦外,王成松更害怕的是,自己的妻女已经不在人世。
就这样,王成松假装糊里糊涂又在台湾待了20年。直到村长听说王成松来自大陆后,好奇地问他回去过没有,王成松告诉村长自己一次都没有回去。村长又追问王成松,家乡还有没有什么亲人,王成松犹豫了半天说:“还有个女儿。”
热心的村长立刻托人在大陆寻找王成松的女儿,通过与大陆的慈善基金会和派出所联系,终于锁定了一位名叫“王秀兰”的中年妇女。民警同志前去王秀兰家走访,得知她的父亲在她两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家,自此再也没有回来。
当民警同志拿出王成松和村长的合影后,王秀兰立刻断定这位老人就是自己的父亲,因为他和自己的三个伯伯长相极为相近。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位名叫王成松的老人就是自己的父亲,王秀兰决定亲自到台湾看看。
见到王成松的第一眼,王秀兰就断定他就是自己的父亲,却没想到父亲将她一把推开,还要说清楚。原来,王成松过去在寻找女儿的过程中,曾经被骗了50万元,自此王成松对于寻亲这件事就十分警惕。
当着大伙的面,王成松开始慢慢询问王秀兰的一些情况,甚至详细到家乡水井的位置等。尽管王秀兰都对答如流,但王成松还是始终不敢相信,直到王秀兰拿出两块银元,说这是当年他托人留给自己的,还说出了所托之人的名字,王成松这才相信眼前的人就是自己的女儿:“我要补偿你,我没有养到你。”
这句话一出来,王秀兰顿时扑到了父亲的怀中,嚎啕大哭:“不是你不养我,你是无法过来,这是女儿不孝。”大家看到这一场景,纷纷感动落泪。
2015年,王成松随女儿回大陆生活,三年后王成松去世,骨灰安葬在大陆,实现了“叶落归根”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