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余杭区瓶窑镇大观山村的

二孩妈妈范意颖

在收到区级生育补助后,

又惊喜地收到了

村里发放的5万元补助金


这份“双重礼包”的背后,是余杭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创新实践——大观山村在全区率先推出村级生育补助政策,与区级补助形成政策叠加效应,三孩家庭最高可享13.82万元补助。

大观山村在去年底的村民代表大会上,高票通过了《生育补助实施方案》。“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村民,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村党委书记介绍,该政策覆盖2023年1月1日后生育的家庭,新生儿户籍登记满一年即可申领,一孩家庭补助5000元,二孩及以上家庭每次补助5万元。


早在2017年,余杭区就率先实施生育补助政策,2023年接轨市级新政后实现补助标准“三孩全覆盖”:一孩1200元、二孩7000元、三孩25000元。

叠加市、区、村三级补助,大观山村三孩家庭可累计获得补助13.82万元。“这种‘政策组合拳’既体现了基层首创精神,也形成了‘政府引导、村级响应、群众受益’的良性机制。”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余杭区在落实生育补助政策的同时,更是着力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


在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的示范型生育咨询门诊日均接诊量达50人次,专业团队提供从婚检、孕检到产后康复的“全链条”服务;在良渚街道的婴幼儿成长驿站,专业育婴师正指导新手妈妈进行亲子互动,这样的婴幼儿成长驿站全区已建成90余家;在五常街道天空之城,家长可以将不到1岁的“毛毛头”送到家门口的“乳儿班”接受托育服务,目前全区打造托幼一体办托、社区嵌入式办托、用人单位办托等多元化托育供给模式,可提供婴幼儿托位6500余个。据统计,仅2024年余杭区就发放生育补助3000万余元,惠及12000余个家庭。


下一步,余杭将聚焦“浙有善育”目标,推动“暖心助孕”服务提质扩面,持续推进托育机构及婴幼儿成长驿站等建设,加大普惠托育供给,构建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体系,让“愿意生、养得好”成为社会共识。

来源:余杭发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