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之声”设为星标,更容易找到我们
来源:综合富阳日报、橙柿互动、潮新闻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四天前,
“闻叔的伞”账号更新了一则讣告:
“闻叔”闻士善先生
于2025年2月17日下午在家中逝世,
享年63岁。
讣告 图源“闻叔的伞”抖音号
不少闻叔的好友、学生,甚至素味平生的网友,对着屏幕就哭了。“我还说毕业了找闻叔订伞,就剩下最后一学期了啊……”
这位油纸伞制作的传承人、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曾参与过纸伞行业标准制定,带着油纸伞登上《新闻联播》的手艺人,就这样离开了。
2月21日早晨,追悼会举行,杭州富阳区殡仪馆内传出哭声。 不少网友、学生自发前来送别。
就连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忍受着肠癌晚期的折磨,依旧坚持坐在桌前制伞,年前如期将订单全部交付。
病床上最后的叮嘱让人破防:
油纸伞继续做下去
闻叔出镜的最后一条视频是2月15日发出的。
视频里,闻叔展示了制作油纸伞的工序,他耐心地糊、细心地粘,全程聚精会神,仔细处理每一个边角。
▲闻叔拍摄的最后一条视频。视频来源:“闻叔的伞”抖音号
眼尖的网友发现,这段视频中闻叔的脸部浮肿,似有病态。
“视频是去年六七月份拍摄的,他做完手术正在化疗,人家说要帮他拍视频,他二话不说就做伞了。”办完葬礼,儿子眼眶红肿,断断续续回忆父亲的最后时光。
闻叔去年4月确诊肠癌晚期,医生委婉告知可以吃喜欢的食物,去想去的地方,但闻叔哪儿也没去,身体稍微好一点就在家做纸伞。
“年前所有订单都发货了,客户都不知道那时候他身体已经很差了。”
家中那间小屋是闻叔的工作间。 此刻,屋内有些潮湿寒冷,还堆叠着各种制伞工具和材料。
闻叔家中工作间 俞倩玮/摄
一双指头部位已磨破的老旧手套,依旧摆放在桌上,道出主人生前为制作油纸伞所下的功夫。
11月中旬,闻叔病情迅速恶化,因肠梗阻倒下。
生命的最后,躺在病床上,他叮嘱儿子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把油纸伞继续做下去。
他将油纸伞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曾被新闻联播点赞
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油纸伞,也被称为“中国传统伞”,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闻士善自幼在油纸伞的浸润下长大。成年后主动接下父辈的衣钵,不愿传统技艺没落。从上山砍竹子,到锯竹筒、切片、打洞、开槽、做伞盘、穿伞架、调色、糊伞面、穿装饰线、油漆、烫头、锯爪、折伞……经过106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特殊的要求。
2011年,闻士善的油纸伞得到了国家轻工部专业人士的认可,邀请他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行业标准:纸伞》的制订。2012年,闻士善的油纸伞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将技艺传承?闻士善深知只有打开销售市场,才能保证油纸伞的制作手工艺不失传。
2018年底,闻士善开通了名为“闻叔的伞”的互联网平台账号。短短几个月就收获了17万粉丝,仅仅一个月,就实现了卖伞收入从0到10万元的爆发式增长。甚至有人说,在抖音上,没有一位00后能躲开闻叔的伞。
在他发布的一条视频中,闻士善的油纸伞在台风中丝毫没有一点变形的视频,光这一条,点赞量近百万,让无数网友深深折服,和普通的工业雨伞相比,高下立见。
随着市场的一步步打开,他的油纸伞也发展成为五大类百余个产品。长期以来,闻叔的伞远销日本、韩国、土耳其、匈牙利、荷兰等国家。2019年,他的经历作为传统文化转型的代表登上了《新闻联播》。
各地网友缅怀闻叔
看到这一消息
许多粉丝都表示太突然
不少00后学生更是遗憾
还没来得及赚钱买一把闻叔的伞
他就走了
做人,如同做伞。
坚守了大半辈子的闻叔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