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产税的风声又紧了起来。财政部初定要推进房产税立法,这下可把不少人吓得不轻。

有多套房的人算了一笔账,发现这事一旦落地可能交一大笔钱。

隔壁做了多年房地产投资的老张哥说“如果收房产税,这房子可就从‘资产’变成‘负债’了,还不如卖了!”

这一期我们就来探讨探讨,关于房产税趋势下,楼市将迎来哪些变化。



.01

房产税方案

2024年,财政部定调,试点扩围,技术基础已就位。

目前,不动产统一登记全面覆盖,全国7.9亿本产权证书实现信息联网。

换句话来说,全国各地的不动产信息已经互通,以后只要输入身份证号,就能一键搜索到你有几套房。

这也为房地产税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那么,房产税怎么收呢?

参考试点城市上海、重庆的经验,有专家建议:

1、人均面积40㎡,就免征房产税;

如:两口之家80㎡免税

三口之家120㎡免税

如果是四口之家,可以享受160㎡的免税面积。



2、税率不搞固定,实行阶梯式征收,即税率0.5-1.2%征收。

超出部分可以按以下规则:

超出面积50平米内,按0.5%

超出50-100平米,按0.8%

超出100平米以上,按1.2%



3、征收对象:住宅、商业用房、工业用房等不动产。

4、征收方式:一般按年征收,也可分期缴纳。

另外,对于多套房产征收,第二套起按累进税率征收,且不享受免征面积优惠。



按照这个方式,房价越贵的地方,超出面积越多的人,将来要交的税费就越多。

比如上海的杨女士,超出免税面积40㎡,房价6万/平,按0.5%的税率,一年需要缴纳的税费就是12000元,计算如下:

60000×40×0.5%=12000

如果杨女士手上持有三套房,总面积350㎡,一家三口免税120㎡,需要缴税的面积就是350-120=230㎡,

按1.2%的税率,一年需要缴纳的税费就是16.56万元。即:

230×60000×1.2%=16.56万元。



.02

哪些人影响最大?

1、一二线贷款持有多套房者

以后拥有多套房的业主,超出面积每年缴税可达数万到数十万元。

比如号称“炒房之都”的深圳,有无数人靠贷款买房囤房、待价而沽,等到房价涨到一定程度就抛售,从而实现巨量获利。

以后这种玩法非但行不通,囤房者还得面临巨额的税费压力。



上海的杨女士,免税面积以外,名下还有一套价值1000万的房子,按税率1.2%计算,一年需要缴纳的税费就要十几万。

关键杨女士还是贷款买的房子,面对持房压力的骤增,她也不得不提前考虑降价卖房。



2、三四线囤房族。

在一些三四线人口外流加剧的城市,空置房也变得越来越多,而房产税却成了实实在在的“净支出”。



李大哥住在江西某人口流出严重的小城,除了自住面积,还囤了4套房。

房子卖不掉也租不出去,按每套房每年缴纳税费7000元,每年就要白白损失2.8万元。

如果加上资金利息,每年损失的本金就更大。

可见,政策正精准打击那些不合理的房产持有行为。



.03

房地产对楼市影响

房产税一旦落地,将加速挤出房价泡沫。

2024年,全国新房均价跌至0.96万/㎡,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更是惨遭腰斩。

二手房市场呢?均价跌幅普遍在5%左右,甚至部分地区跌幅达10%以上。



一旦房产税全面推进,叠加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有专家预测,合力作用下,至少能让价格再降个10%到20%。

对于刚需家庭来说,当然是利好!房价虚高的泡沫将被一步步挤出,楼市逐渐回归理性,叠加政策还向刚需家庭倾斜,140㎡以下首套房契税降至1%,甚至减免,这将大大减轻刚性家庭的购房压力。



.04

普通家庭如何应对房产税开征

建议你从上中下策,三个方案中寻求解决方案:

1、上策——优化资产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或强省会城市,保留优质资产,这些房子可以租金抵消一部分税负压力,以后还能保值增值。

在深圳核心区,一套450万的房子,月租金5000-6000,扣除税费后,还能有不错的收益。

如果是在人口外流加剧了三四线城市,建议家庭总住房面积控制在人均50-70㎡区间。

其他的空房子优先报抛售,及时回笼资金用于多元化投资,还可以获得不错的回报。



2、中策——活用政策

有的地区首套房免税,二套房起征,那么多套房家庭就可以利用家庭结构变化,子女成人后分户出去,也可以增加免税面积。

比如老李有三套房,将成年后的两个子女分户出去,就可以实现免税面积大幅增加,节省了不少税费支出。

不过,政策层面可能会有一些变动,而且不同地区也会有出台不同的政策优惠,但对于只有多套房的家庭来说,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政策。



3、下策——以租养税。

这种方式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你在深圳多一套房子,60平米,租金收入每月5000,一年租金收入60000;

这套房子一年的税费,按税率0.5%计算,一年需要缴纳的税费就是18000。除去税费,租金全年净收益就是42000元。



但是,如果是在租房市场饱和的区域,“以租养税”可能会入不敷出。

还要考虑到保障房供给的增加,会不会加剧你房子出租困难,租金收益下降。

比如在某二线城市,空置房居高不下,租金收入只能抵消每个月的物业费等支出,还要交税费就是倒贴钱。

所以,以这种下策作为自己的解决方案,都要全面考虑市场趋势。



文末结语

房产税的落地,将给“囤房暴富”时代画上句话,是时候重审我们的房产了。

你说呢?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