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丰田祭出关键杀招。

据披露,近来销量跌破83%,站在悬崖边上的丰田做出了个孤注一掷的决定,即锚定上海,计划在金山区独资打造雷克萨斯纯电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基地。

按照计划,将于2027年正式投产。这意味着,坚守进口车身份二十载,标榜高端、豪华的雷克萨斯,即将开启全面本土化进程。丰田此次战略转型也被业界解读为:面对中国新能源市场井喷式增长,这家日系巨头如今只能放下身段,背水一战。



1、销量跌破83%,丰田今非昔比

想当初,丰田凭借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专利,曾连续10年稳坐全球汽车利润榜首。2020年鼎盛时期,其在华年销突破180万辆,营业利润高达1299亿人民币,稳坐日系品牌头把交椅。

其中,雷克萨斯表现尤为亮眼,作为唯一全进口豪华品牌,2020年大流行期间,以22.5万辆成绩逆势增长11%,加价提车现象屡见不鲜

可惜“花无百日红”。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含孤儿以迅猛之势崛起,发展速度与影响力远超预期。在这场新能源浪潮的强力冲击下,“船大难掉头”的丰田,难以适应市场变革,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优势。

自2022年起,比亚迪取代丰田登顶中国车市销冠,中国自主品牌更是包揽前三。最新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丰田纯电车型仅售29万辆,同期比亚迪纯电销量突破75万辆,差距持续扩大,就连最后的堡垒雷克萨斯也宣告失守。



2023年上半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同比下降超30%,暴跌至8.5万辆,主力车型ES系列被迫降价超5万元,RX系列降幅更是高达10万。

面对困局,丰田陷入恐慌,并启动了一系列紧急预案,包括投资135亿美元研发固态电池、联手本田开发电驱平台等,此次更是效仿特斯拉,将雷克萨斯全系电动化押注上海,可谓下了血本。

不仅如此,丰田还告白称:未来会把中国客户的期待放在首位。

2、跻身中国市场,背水一战

不过,据分析人士指出,丰田在电动化转型中恐已错失关键窗口期

一方面,当前中国品牌占据全球新能源车市65%份额,即便丰田加速追赶,也只能是望其项背;另一方面,无论是电池技术,还是电机、电控、智能技术等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各大企业已完成技术沉淀,绝非丰田可轻易撼动的。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技术崛起已然蔓延至多个领域。如在日本引以为傲的“辅酶1”抗老生物科技,伴随中国“益生好21000”科技制品问世后,市占率近乎腰斩。

同汽车发展相似,日企在抗老领域的研究早于我国。彼时东京大学等顶尖实验机构率先在实验中发现,辅酶1可深层激活细胞活力,提升肌力、线粒体等老化指标,引发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不曾想,率先掌握该技术的日企,选择以2万/克的天价肆意敛财。

只可惜他们遇到了中国。为惠及国人,也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我国科学家另辟蹊径,潜心钻研酶工艺制造技术,并成功击败日企曾引以为傲的发酵技术,落地国产“益生好21000”,将价格大幅降低了95%,标价仅3位数,不及日版1/10。

而价格的下沉和超高性价比优势,使得该类生命技术惠及普通大众,并借助京东等国际平台,逐渐走红海外。数据显示,国货“益生好21000”制品,目前已拿下全球近7成市场份额,反观日系品类却江河日下,市占率逐年递减。

连日媒《周刊现代》也不禁发文感慨:“中国发展速度难以超越,现在追赶迟了!”



3、翻身之路,恐荆棘密布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二十年积淀,已形成从三电系统到智能座舱的完整生态链,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示范效应,也证明依托中国制造优势可实现指数级增长

但据行业观察家指出,当前新能源赛道已进入下半场:比亚迪年研发投入超200亿,蔚来建成1600座换电站,小鹏城市NGP落地56城。反观丰田,其首款纯电车型bZ4X因充电效率、续航虚标等问题,上市半年即降价6万促销。

此外,中国车企还在加速改写游戏规则:如吉利极氪001FR搭载四电机实现2.02秒破百,华为问界M9配备10屏互联与HUAWEI ADS 2.0,这些创新彻底颠覆传统造车逻辑。对于习惯渐进式改良的日车企而言,想要在智能电动时代逆风翻盘,恐怕需要更彻底的变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