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刚进入外卖行业的京东高调宣布,自3月1日起逐步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这一动作被外界视为京东进军外卖行业的“杀手锏”。



数小时后,行业巨头美团火速跟进,宣布将于二季度起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饿了么随后也表态将加速推进骑手权益保障试点。

有网友评价,这是中国巨头企业之间难得的一次“良性内卷”,这场突如其来的“社保竞赛”应该再早点到来。

这次竞赛,看似是平台企业对劳动者权益的主动担当,实则暗藏更深的逻辑。京东作为外卖行业的新入局者,以“全员社保”为卖点,直击行业痛点,试图从美团、饿了么手中争夺市场份额。而美团虽早有布局,却因京东的“抢跑”被迫提前官宣,甚至被网友调侃“被动应战”。

这场竞争看似是企业的“良心发现”,实则暴露了一个更复杂的现实:社保体系与灵活就业群体的矛盾,已到了必须解决的临界点。



今年1月份,新华社曾发文指出,外卖骑手的人数已破千万,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新就业群体。

然而,由于灵活用工模式下劳动关系的模糊性,绝大多数骑手长期游离于社保体系之外。他们既非传统意义上的“雇员”,也非完全独立的“个体户”,导致社保缴纳责任难以界定。

同时,除了平台长时间以来在逃避给骑手交社保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骑手其实根本就不关心社保的问题。因为外卖骑手大多都是临时性或者过渡性的工作,他们更看重的是每月实质到手的收入,如果参保的话,大概率会造成收入的下降。

也正因如此,如今网上也悄然兴起一种观点:“不是骑手需要社保,而是社保需要骑手。”这一说法直指中国社保基金的现实压力——随着老龄化加剧,社保体系亟需更多年轻参保人注入资金。而外卖骑手群体以青壮年为主,正是社保基金的“理想增量”。

但不管到底是“谁需要谁”,不可否认的是,给骑手们交社保最终都是一个“双赢”甚至“三赢”的局面。

  • 对企业而言,缴纳社保虽是成本,却可能转化为竞争优势。例如,京东凭借“全员社保”迅速树立社会责任形象,吸引消费者和优质骑手。
  • 对社保体系而言,灵活就业群体的纳入将扩大参保基数,缓解收支压力。政府推动的“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和社保补贴政策,也为制度适配新业态提供了试验田。
  • 对社会而言,这场竞争或倒逼行业生态升级。当平台从“算法压榨”转向“人力投资”,骑手权益保障与服务质量提升可能形成正向循环。

从这场“社保竞赛”开始,包括其他行业在内的灵活就业者们可能都不会再“裸奔”,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