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她676分,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去北大学考古。
她的这个选择并不被人看好,但她却从未后悔。
如今她怎么样了?
这个来自湖南大山的小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走进了梦想中的敦煌。
她就是考古界的“团宠”——钟芳蓉。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她选择了考古这个“冷门”专业呢?
18 岁钟芳蓉的 “任性” 选择:考古?因为热爱!
现在的高考生选择专业,简直是最让全家头疼的事情。
但是,当记者问到钟芳蓉为什么如此坚定地选择了考古这个专业的时候。
钟芳蓉的回答只有短短两个字:“喜欢。”
这两个字,看似轻飘飘地没有丝毫力量,但是却成为钟芳蓉未来一直坚持的信仰。
可是话说回来,钟芳蓉的家庭条件不好,这样的专业能让她“养活”自己吗?
钟芳蓉的父母在她出生还没一个月就出去打工挣钱了。
她一直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守着大山里的地。
他们家主要靠种地为生,家里还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弟弟,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
这样的生活条件,父母能允许她去学考古吗?
这样一个关乎未来的决定,钟芳蓉只花了几分钟就决定了。
有人问,她了解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吗?她是不是太冲动了,就算去学她能坚持下去吗?
钟芳蓉的回答更加令人钦佩。
她说:“我对一件事情就算我不喜欢,我也能做下去,我喜欢的话我会坚持得更久,我觉得每一次挖掘都是发现,都是惊喜。”
喜欢,还是因为喜欢。
看来钟芳蓉对于考古是真的非常热爱,对于未来的学习也充满了热情。
不过,仅仅18岁的她会不会想法不够成熟呢?她的父母真的愿意支持她吗?
钟芳蓉的母亲刘小义说:“我们不懂考古系究竟会干什么,也不懂什么专业赚钱。我们只能尊重她的选择,她有权利去选择她自己喜欢的。她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她要去实现她的梦想。”
钟芳蓉选择遭群嘲,却有这些人撑腰
一腔热爱足以跨越山海。
在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支持下,2020年的9月,钟芳蓉来到了北大的校园,开启了她崭新的生活。
但是开学第一天,发生了一件让钟芳蓉非常尴尬的事情。
她是湖南省文科的第四名,查完成绩没有几天,清华北大的老师亲自来邀请她。
当她决定报考北大“最差”的考古专业的时候,更是震惊了全中国。
关于她的新闻铺天盖地地涌了出来。
北大、考古、留守儿童,这一个个的标题随便一组合,点击率就直线上升。
甚至连《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也来采访钟芳蓉和她的父母。
就连在北大报道当天,还有记者要采访钟芳蓉。
这让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钟芳蓉有一点手足无措。
面对各种各样的记者,她的回答还是那些字眼“喜欢”、“不后悔”、“我想学”。
钟芳蓉不想因为自己,而给北京大学带来不好的负面消息。
在学校的时候钟芳蓉一直都很低调,做事也小心谨慎,一门心思扑在读书学习上。
虽然质疑的声音一直存在,但也有不少“同行”都被钟芳蓉如此单纯的热爱感动,一直支持她。
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考古研究所,为了鼓励这个小女孩,为她寄来了将近50斤的礼物。
有各类考古书籍、图册、考古必备的工具还有可爱的考古小玩具。
就连钟芳蓉一直以来的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也亲自写信鼓励这个小女孩。
樊锦诗院长的信里写道: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这封信既是成为了钟芳蓉心中一直坚持的信仰,也成为了今后努力的目标。
但理想和现实总有落差,人哪能一直顺风顺水呢。
钟芳蓉用实力 “逆袭”,奔赴敦煌梦
四年的大学时光很快就过去了,钟芳蓉也要面临下一步的选择。
她一心想着读研,想继续深造,还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要是读研,光两年学费就得八万。
而且专硕还不提供宿舍,她只能在北大附近租房子住,这么一算,最少得花十二万。
再加上家里弟弟正上高中,一年学费也快四万了。
现实巨大的压力像一座无法翻越的山。
心中的热爱也没有办法克服现实的残忍。
毕业后,钟芳蓉最后决定放弃读研,去找一份工作,帮助家里分担一些负担。
可是,一直不被看好的考古专业,到底能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
正在钟芳蓉愁眉不展的时候,她又想起了偶像的鼓励。
当时她在给樊锦诗院长的回信中就曾经写道:希望能够追随您的脚步。
最后,她决定参加甘肃省文物局的校园招聘。
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敦煌研究院石窟考古的岗位。
面试的时候表现也特别出色,成绩第一,顺顺利利地通过了面试。
钟芳蓉的热爱还是一路带着她来到了她梦想中的远方,来到了这片神圣之地。
2024年的九月,钟芳蓉来到了敦煌,满怀期待地开启了自己人生里的第一份工作。
在这儿,再也没有层层叠叠的大山挡着,也看不到满街林立的高楼大厦。
对钟芳蓉来说,这儿就是她梦想的归宿,安静,能让人沉下心来。
有人说,钟芳蓉的选择太冲动,想法太幼稚。
但她用实际行动,让那些质疑她的人都闭上了嘴。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永远“吃香”的专业。
也有人说,“选择大于努力”。
可是钟芳蓉就是她们那座大山里最努力的孩子。
她的选择并没有辜负她的努力。
结语
未来钟芳蓉将在敦煌继续坚持着自己的考古梦,她的经历,也成为了坚持梦想的教科书。
就像电影《哪吒2》里面的那句台词:我们就是年轻,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出身大山又如何,不被看好又如何,改变命运的法宝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
北大新闻网:对话北大考古系新生钟芳蓉:选择专业只用了几分钟 但我会坚持很久
钟芳蓉北大毕业后,去敦煌! -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