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2日讯 2月22日,公安部新闻传媒公众号发文《多次被表彰!辅警周宪波,不孬!》


手机里的4800个社区居民联系方式、每天准时响起的21个手机闹钟、塞满整个柜子的记录本,是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剪子股街派出所北营社区辅警周宪波的工作“法宝”,靠着这些“法宝”,他为北营社区撑起了一片平安天空,为社区居民筑起了一座暖心港湾。


4800个联系人,每一个他都熟悉

个子不高,面颊黝黑,说起话来有些腼腆——这是周宪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一位平易近人的辅警,将回汉民族杂居、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种类繁杂的北营社区打理得井井有条,社区连续9年保持“零发案、零诈骗、零邪教、零事故、零犯罪”的“五零”记录。

“我文化水平不高,但我知道想干好一件事,必须得下真功夫。”从来到北营社区从事辅警工作的第一天起,周宪波就以“让群众100%满意”为目标,将自己与社区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打开他的手机通讯录,最大的亮点是里面有4800个人的联系方式,而且每个联系人后面的备注都达到200余字,涵盖姓名、住址、家庭成员、主要诉求、工作开展重点等信息。每当他想要了解辖区内群众情况的时候,总能在通讯录中找到答案,可谓“一机在手、信息全有”,手机通讯录成为周宪波特有的一份“移动民情”。

去年2月9日晚上,周宪波正在北营社区逐家逐户开展禁燃宣传。当他到了玻璃厂宿舍,徐大姨慌慌张张跑过来拉着他说:“小周,你快帮帮我吧,俺家被淹了。”周宪波赶紧跟着徐大姨回到家,看她邻居家水管开裂,水全顺着下水道溢出来了。他迅速掏出手机,翻找着通讯录,连忙给她邻居打去电话,却被告知邻居全家都去海南过年了。见此情景,周宪波当机立断,打开下水井盖,跳进了冰冷的水中,用水桶连续排了50桶水才关上水阀。零下12℃的气温,冻得他瑟瑟发抖。水阀关闭了,但是水管还在不断漏水。他顾不得湿透的身体,翻墙爬到赵建敏阿姨家,将总阀关闭。水止住了,他也累倒了,衣服上甚至结出很多冰碴。徐阿姨感动得热泪盈眶,拿出衣服让他换上,还端出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快吃点热乎的,暖暖身子。”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比如冒着倾盆大雨,给居民推抛锚的汽车;三伏天顶着烈日,背病重的居民去医院……社区张阿姨开玩笑说:“周儿,你咋啥都管啊,我寻思你光抓贼呢。”周宪波挺起胸脯说:“大姨,咱北营没贼。”

20多个手机闹钟,每一个都为服务群众而响

“叮铃铃,叮铃铃……”每天早上,周宪波的手机闹钟都会准时响起。他特别留意走访群众的家庭情况,谁家有病人,谁家需要帮助,他都通过闹钟提醒自己。在他的手机里,能看到从凌晨1点35分到晚上11点45分,闹钟列表里竟然有整整20多个备注了工作内容的设定:“1点35分,检查北营东盟风情园自由地酒吧营业时间”“7点09分,北园小学执勤”“22点35分,提醒李明大哥电动车充电拔电源……”周宪波说:“我是担心自己忘事,定上闹钟多个保险。”在他如此强烈的责任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下,近年来北营社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去年夏天,北营社区的王姨跟周宪波反映邻居租户郑大伯家半夜鸡叫扰民。他随即翻出手机通讯录,联系郑大伯。郑大伯生气地说:“小伙子,你来听听,我家鸡哪里叫了?”两位老人都很犟,谁也不服谁。

于是,周宪波定好晚上6点的闹钟,到王姨家门口听鸡叫,整整待了两个小时,那只鸡一声没吭。王姨总是透过门缝偷瞄,看着执拗的周宪波没有离开的意思,只得走出来说:“你来的时间不对,他家的鸡是半夜12点叫。”没想到,周宪波又定了半夜12点的闹钟,连续来王姨家门口蹲了一周,什么声响也没听到,可这“半夜鸡叫”的事儿已经在北营社区传开了。

两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个矛盾必须得解开。周宪波就买了点水果去王姨家拉家常。见他如此认真,王姨不好意思地说出了实情,原来是邻居在过道里垒花墙,占了她家的滴水檐,所以她才故意找茬,谁租房就和谁较劲。了解真实情况后,周宪波就拨通了房东的电话,讲明前因后果,房东第二天就拆掉了花墙,两家握手言和。

点滴民生事,枝叶总关情。每一个闹钟的响起,都意味着一次为群众服务的开始。周宪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为民服务的宗旨和担当。“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周宪波是在一件件“生活小事”里办好“民生大事”。


满书柜的记录本,每个字都是对社区居民最质朴的关心

“周警官,我今天不小心把钥匙丢了,你帮我联系一下开锁的人吧。”“周警官,我邻居家晚上又有噪声,你给他再说一下吧。”……在北营社区,周宪波几乎每天都能接到社区居民打来的各种求助电话,“有事找周警官”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周宪波来者不拒,接了电话马上上门解决问题,之后还会把相关情况记录在册,存放在自己的文件柜内。在剪子股街派出所民警办公室内,周宪波有自己的专属文件柜,4层格子全部塞满了社区文件,很难想象如此巨大的工作量竟是一人完成的。“这些文件可都是我们周大哥的宝贝,最近他还说柜子不够用了,要再买一个呢。”办公室里的同事也总打趣他。

柜子里有几本名为“拉车门”的册子,上面记录着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周宪波每天晚上下班后在社区开展的“拉车门”情况。去年1月29日,周宪波发现社区路边停放的一辆车未落锁,当他打电话通知到车主王女士时,王女士才意识到自己的5万元现金还遗忘在车上,赶忙下楼取回现金并对周宪波连连道谢。“社区工作虽然多是鸡毛蒜皮的琐事,但它关乎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感受。必须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多走一步、多想一点、多说一句,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周宪波说。

周宪波用实际行动证明,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作为全市6000多名辅警的优秀代表,他多次被评为优秀社区辅警,并被省公安厅授予“四星辅警”荣誉称号。他用一部手机装下了整个社区,用真心、真情和真爱书写着一名社区辅警的忠诚与担当。

闪电新闻记者 赵宇 德州台 孙志超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