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北京的中心地带,有这样一个建筑,外形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因此特别引人注目。

它的外形被一层厚厚的钢混结构包裹,整面墙仅有零散的观察孔,外围安保十分严密,像极了战争时期的碉堡。

其实它就是美国驻华大使馆,光地皮就值2亿,装修也花了26亿。

那么,美国大使馆的建筑设计为何如此“奇葩”?是为了防谁呢?



血淋淋的教训: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建造

实际上,大使馆的外形设计,背后有着很大历史教训,“坚固”这一属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在清朝时期,我国就有了一个驻华大使馆,但不是美国的,而是英国人的。

说起来,这也是一段屈辱史,原因是“马嘉理事件”。

1874年,英国人来到中国,打算探查交通,期间还带来不少先进的工业技术。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是项目很快遇到了问题:英国勘探队都不会讲中文,交流阻碍很大。

于是,英国又派遣了会讲中文的驻华公使马嘉理陪同,却不料走到我国南部地区时,和当地人发生了冲突。

在当时,西洋人是很看不起我们的,马嘉理怒从心头起,直接拔枪行凶。

然而那个年代的火枪多半是燧发枪,装填弹药和开枪都比较费时间,近距离作战就占了下风,马嘉理就这样被打死。

消息传到英国,开始找清政府说事,国际关系闹得很僵,还差点派兵打过来。



考虑到事情的后果,清朝决定就此事妥协,向英国方面道歉赔钱,从那以后,才有了第一个驻华大使馆。

大使馆位于北京东长安街 14 号,使馆的大门是中式风格,内设兵营(武官楼),按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安保人员,整个建筑坐北朝南,采用砖木结构。

所以说,以前的大使馆设计都是比较随意的,而且不像今天这么坚固,可能连地震都抗不住。

直到后来,其他国家的大使馆出了几次事故,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998年,东非肯尼亚首都坦桑尼亚出了一件大事,两座美国驻外大使馆被炸,大量平民被活埋。

据当时的新闻报道,8月7日当天,人们突然听到两声巨响,然后就看到不远处的两栋建筑冒起浓烟,周围的人惊慌失措,拼命的逃跑。

显然,大楼内部的人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造成的伤亡也是空前的巨大。

这件事很快在国际媒体上发酵,不少人根据经验判断,这应该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恶性袭击事件。



我们都直到,所谓大使馆,其实就是专门为外国或本国大使提供办公或援助的场所,但它不属于外交机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当成军事目标。

然而说到军事目标,各国大使馆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本土国必须担任负责保护驻外国的安全,哪怕是发生战争的时候,也不能袭击驻外大使馆。

如果袭击了会怎么样呢?按照国际惯例和法理来讲,袭击他国大使馆,可以视作是向其宣战,后果非常严重。



此事引起了美国高层的重视,他们先后派遣行政调查员奔赴现场搜寻信息,结果发现,这事确实是有人蓄意为之。

国际上认为,幕后黑手是一个民族极端组织,之后将其作为通缉犯。

但不管怎么处置他们,大使馆里的人都回不来了,这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教训。

后来大家才在潜意识里加强了防御功能,这对双方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美国的驻华大使馆

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建立时间很早,可以追溯1840年,当时清朝正饱受西方列强欺负,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后来是1861年,刚上任不久的林肯总统任命蒲安臣为驻奥地利公使,之后和其他国家发生交战,这期间,林肯得知中国愿意收留外国大使到北京,于是将这一消息公布了出去。

为了妥善处理国际事务关系,1861年6月14日,改派蒲安臣为美国驻华公使,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先例,因为在这之前,从没有一个国家的专员,敢来中国境内长期驻留。

后来随着两国交流越来越多,驻华大使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这些人没有办公的地方,也实在不合适,于是就有了美国的驻华场馆。

值得一说的是,这一时期的并不能被称作大使馆,而是美国驻华公使馆,但它已经具备了一个大使馆的雏形。



驻华大使馆旧址

到了1900年,由于战争的缘故,美国驻华公馆遭到破坏,大量公使逃到海外,直到1901年之后,类似的驻外场馆才再次开设。

1936年,美国将公馆升级为大使馆,位置就在南京上海路82号。

一年后又由于变故,搬迁到了重庆渝中区中山四路,而且使馆的数量比以前多了。

直到新中国成立,美国方面一直没有怎么变动,1973年两国都设置了联络处,于是美国借此机会,将外交行动升级,联络处设置在北京秀水北街3号。



6年后,中美关系正常化,当时的联络处也迎来了一轮升级。

1999年,美国国会专门通过一份法案,名叫《大使馆建设和反恐法》,内容详细指出了大使馆的基本要求,必须要防爆、防弹、防冲击。

而且还要在30米以上的距离铺设防御线,安保人员要视情况而定,总之核心就一点:美国大使馆在别的国家出事,那么这个国家也要承担责任。

其实不光是表面上的这些,在驻外大使馆的楼顶,通常设有专门的卫星网络设备,这样方便和外国取得联系。



只不过,美国的大使馆盖的这么结实,恐怕是在浪费,毕竟中国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国家,不像美国那样人人持枪。

这也应了那句老话“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参考资料:美国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