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闵行开发区)内,修葺一新的水生园棕榈岛上绿意盎然。太极拳爱好者蔡女士正与同伴一同锻炼,她满脸笑意,由衷感慨:“这里改造后焕然一新,运动起来心情格外舒畅。”
近日,闵行开发区生态公园西洋园、水生园整体改造工程正式竣工。据悉,此次改造以“绿色、现代、创新”为核心理念,与闵行开发区全力打造的“节能型、生态型、智慧型”新型园区风貌无缝对接,不仅使园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优化,还大幅提升了公共服务功能,为园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带来了更优质的生活与休闲体验。
改造亮点:绿色生态与智慧创新并重
走进水生园,园区内环岛湖泊波光粼粼,绿植景观更加错落有致。据闵行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改造项目东至企业厂房,南至江川路,西至昆阳路,北至江城路,改造总面积超17万平方米,其中西洋园改造面积约为10.8万平方米,水生园改造面积约为6.6万平方米。
“我们改造主要围绕绿化调整与提升、道路及铺装场改造、电气系统升级、给排水系统优化、入口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完善展开。”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内原有的水泥、碎石等临时性铺装被替换为符合公园设计规范的永久性铺装,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游玩体验和景观效果。同时,新增的照明设施、排水系统和监控系统,进一步保障了园区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内现有的4列高压线路和12处高压铁塔,以及西南侧新建的天然气管道,均在改造过程中得到了妥善处理。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这些设施对园区景观和功能的影响被降至最低,确保了公园的整体美观性和实用性。
水生园:重点节点提升,打造零碳宣传新阵地
据了解,水生园作为闵行开发区的绿色名片,曾在2021年进行过一轮提升改造,优化了入口门廊、主轴、樱花园、主园路步道及植物景观。此次改造进一步聚焦于几处重要节点的提升,包括康体健身节点升级、企业草坪节点美化以及北侧新增月季花廊节点。
此外,记者看到,改造后的水生园还融入了闵行开发区零碳园区的宣传标识,向公众传递我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意义。
西洋园:新增停车场,功能优化与景观提升并举
“很亲民!”这是市民王先生给蝶变后的西洋园作出的评价。亲民在哪?“园区里以前是碎石铺设,步行体验不佳,你看现在是广场砖铺装,踩在上面特别舒服,还到处都有休息坐凳。”王先生说。
据悉,此次西洋园的改造还更加注重功能优化与景观提升的结合。改造工程保留了公园的主要骨架,包括布局形式、主要干道、现状地形和主要植物。景观方面契合“西洋”特色,入园处新增了融入法式圆拱门和罗马柱为特色序列排布的景墙,内部强化中轴序列感,打造对称、规则式的西洋风格园林绿地,并设计不同主题的花卉植物游赏区域,形成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此外,为解决停车难题,园区还新增了大型停车场(暂未开放),并对原有的管理用房和厕所建筑进行了修缮,进一步提升了园区的服务能力。
绿色发展:
全国首个企业投资建立的生态公园
闵行开发区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立40年来,一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据了解,本世纪初,针对闵行开发区西面是高压线走廊,土地难以利用,逐渐成为周边农民种地和水产养殖场所的状况。园区管理公司——上海闵行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提出一个大手笔方案,投资7000万元,把高压走廊下的650亩农业和水产养殖用地改建成了大型生态公园。
2004年7月30日,闵行开发区生态公园(水生园、西洋园)举办开园仪式。这是全国第一个企业投资建立的免费开放公园,按自然地形规划成自北向南、风格各异的绿地。开放至今,一直都是周边居民和企业员工休闲的好去处。
闵行开发区始终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2022年3月,研究制定《闵行开发区零碳示范园区创建行动方案》,2022年12月,成为上海市首批零碳创建园区,2023年8月,“抢抓绿色低碳新赛道 培育园区发展新动能——闵行开发区率先创建零碳示范园区”案例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2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入选名单,2024年正式对外发布《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碳排放报告(2024)》。
“此次西洋园、水生园的改造工程,不仅提升了园区的生态环境,也为不断提升园区创新浓度,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打造高端制造业增长极提供了有力支撑。”闵行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公园开放时间:
4月1日至6月30日:5:00—18:00
7月1日至9月30日:5:00—19:00
10月1日至3月31日:6:00—18:00
地址:
记者:覃丛丛
初审:陈依婷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