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2日报道(文/李东旭)俄乌冲突延宕三年,乌克兰民众在付出数十万人伤亡、百万人流离失所、举国疲敝、百业惨淡代价之后,“以实力求和平”的前途依旧渺茫,而美国总统特朗普“明火执仗”逼索乌资产,以及美俄频繁互动,让乌各界近期神经紧绷。乌克兰多地民众感叹“快速和平的希望未现,快速失败的危险迫近”。
生活艰难
“从业12年,从来没有这么艰难。”电话那头传来28岁尤利安娜的一声叹息。尤利安娜在乌西部外喀尔巴阡州穆卡切沃市经营一家旅行社。
“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四个月没有预约,希望夏天早点到来,如果到时还没有起色,我不得不考虑转行。”尤利安娜无奈地说。
仗打了三年,尤利安娜的客户流失了近40%。她解释,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没有钱用于旅游,另外有些家庭因为丈夫在前线打仗,妻子担心安全,不敢独自远行,还有很多客户离开了乌克兰,“也许永远不再需要我的服务”。
外喀尔巴阡州因接壤匈牙利和历史因素,被各界称为冲突中的“最后净土”,这里很少遭到空袭。但不时响起的防空警报和征兵导致年轻人不断减少,还是让尤利安娜感到不安。“特别期待停火。每天担惊受怕,担心孩子安全、担心失去经济来源。特别期待长久和平,担心我的孩子会再次遭遇战争。”她说。
相比尤利安娜的生意惨淡,鲍里斯的“生意”天天“爆单”。鲍里斯,62岁,是乌东部边境苏梅州绍斯特卡市的一名司机。
“每天都有客户,即使是周五、周末,也有很多人,很多是难民,他们都是从东边的谢列季纳-布达、斯韦萨这些边境村子过来的。”他告诉记者。
绍斯特卡市距离俄乌边境只有50公里。去年秋季乌军发动对库尔斯克的袭击以来,绍斯特卡由于靠近库尔斯克地区,属于乌军的后勤基地,因此遭到俄军频繁空袭。
难民涌入、袭击增加、停电加剧、物流不便,绍斯特卡物价近半年多一直不断上涨。“物价已经疯了,去一次超市,好像什么都没有买,就花了1000至1500格里夫纳(1美元约合41格里夫纳),苏梅州的物价恐怕已经是整个乌克兰最高的,一根香肠就要350格里夫纳。”鲍里斯抱怨道。
最令鲍里斯心疼的是油价。因为2024年底,受消费税上涨、停电导致燃油消耗增加和格里夫纳贬值等因素影响,乌克兰汽油价格平均每升上涨了4格里夫纳。“现在加一箱油要4000格里夫纳,只够开四天,我需要接多少单才能赚回油钱?每周还需要向出租车公司交1400至1700格里夫纳的订单抽成。修车成本大幅上涨,所以,我虽然有工作,收入不错,但成本更高了,很难再过回战前的日子。”鲍里斯叹息。
鲍里斯的生活算好的,冲突三年导致乌境内近500万人无家可归,成为难民。
精神焦虑
“万幸他四肢尚在。”伊琳娜谈起她当兵的哥哥时说道。伊琳娜在基辅惨淡经营一家化妆品店。
“战争掏空了口袋,也掏空了健康。”说起化妆品生意,她有些尴尬。她告诉记者,三年了,大家手里没钱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场战争让人身心疲惫,“人们需要更多钱去买药和膳食补充剂”。
她现在最关心的是哥哥的健康。她哥哥在冲突爆发后半年被批准入伍,“他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从来没有拿过武器”。她哥哥先是当步兵,大概一年多前转行成为无人机操作员,在最前沿与俄军周旋一年多,多次负伤,脊椎严重受损。
鲍里斯有四个孩子,都不在身边。他说,仗打到现在,他不再害怕什么,因为焦虑一直都在,现在如果没有空袭警报反而更加焦虑。现在让他感到痛苦的是寂寞和对儿女的思念。大女儿战前生活在苏梅市,是一名厨师,有一套公寓,但被炸毁了,后来带着孩子去了保加利亚。二女儿是一名景观设计师,也离开了苏梅市。小儿子和三女儿去了基辅工作。
“三年了,大家已经厌倦了一切,却又没有出路。”塔季娅娜说。她今年70岁,是哈尔科夫科学医学图书馆一名退休员工。过去三年,塔季娅娜几乎每天伴随空袭警报声度日。
对于塔季娅娜而言,战争带来的除了死亡和贫困,还有亲人的离开,持续孤独、无助、焦虑、恐惧的情绪,“很多人崩溃了”。 据世卫组织估计,俄乌冲突三年导致乌克兰至少920万人需要医疗援助。
难以乐观
自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选举后,俄乌停火成为乌克兰各界和国际社会讨论的焦点,一时间,和平距离乌民众近了很多,但现实却让人不敢丝毫放松警惕。
特朗普突然逼索乌克兰用“半数矿产”收益和港口等关键资产偿还美国战争援助,让乌克兰媒体和民众倒吸凉气,惊呼“其要求简直如同是在瓜分一个战败国”。胜利、和平甚至是停火,这些原本“闪闪发光”的字眼,突然变得暗淡起来。
“我们日夜期盼今年能停火,希望有奇迹发生,确保乌克兰人没有白白牺牲,但现在希望正在破灭。”塔季娅娜说。在她看来,“一切都带着政治色彩,让人感到害怕”,“我现在就盼着早日与分散的家人重逢,一起重建失去的一切”。
伊琳娜更加悲观,不确定今年能够停火,因为俄乌两国总统在许多问题上立场迥异,即使建立了和平,那也将是非常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