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武汉国土空间规划落槌,各大城市未来10年目标和方向已经全部尘埃落定,其中明确3个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并定调了7个超大城市以及15个特大城市,那么,这些城市分别是谁?其中又是否有你的家乡呢?
3个国家重要中心城市
多年以来,各大城市都在以“国字”头衔为最高目标发愤图强,长期以来,北京和上海一直是以“国家中心城市”为最高定位,但在最新批复的城市规划中,却不再出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字眼,明显,这一概念正在被逐渐淡化,我国正在通过各大城市的优势和特色,对各地区进行更为详细的规划。而依然以“国字”当头的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只有三个,分别是广州、天津和重庆。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南抵珠江口,与香港、澳门隔海相望。广州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体系完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关键窗口。该市是我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省会,经济结构多元,制造业、服务业、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并且还是华南地区的科教中心,人才储备与供给能力强悍,流动人口数量稳居全国首位,虽然近年来,广州经济结构进入转型升级阵痛期,如今已不再是我国三大豪强之一,2024年GDP3.1万亿元,排在上海、北京、深圳和重庆之后,但依旧韧性十足,发展稳健,并且在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地位难以撼动,因此,被定位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并不意外。
重庆和天津则是我国两座直辖市。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内陆,长江上游与嘉陵江交汇处,拥有完善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地区,同时也是我国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开放的关键门户,近年来,重庆展现出了强劲的经济实力,2024年GDP高达3.22万亿元,位居广州之上全国第四。作为我国中西部内陆唯一的直辖市,重庆肩负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多个国家级战略重任,被列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也在意料之中。
天津北靠首都北京,东面渤海,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但在四大直辖市中,天津近年来的表现却一直平平无奇,2024年GDP为1.8万亿元,排在全国第12位,但作为首都的门户,天津本身就肩负着“拱卫京师”的重要使命,是保障北京首都功能正常运行的重要城市之一,因此被列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也和情合理。
只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作为我国经济前三的上海、北京和深圳,却并没有在城市性质中出现“国家中心”这一定位,实际上这恰恰反映出了三市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并且目标都定位在了国际,也就是说即便没有明确注明,北上深仍是我国不可替代的中心城市。
22个超特大城市
按照常住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划分,城区常住人口超1000万人的属于超大城市,我国符合这一标准的共有7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和天津。
城区人口在500万至1000万之间的则是特大城市,其中包括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苏州共15个。
这22个超特大城市在此次国土空间规划中,都依次得到了精准定位,比如武汉是中部中心城市,郑州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南京、苏州、杭州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青岛、大连是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沈阳是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哈尔滨是东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沙市长江中游地区中心城市,昆明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等等,每一座城市都是各自所在区域的“中心城市”, 这种因地制宜对各城市进行细化分工,更有利于精准发展目标和方向,在一系列规划指导下,超特大城市将更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让“中国速度”再度升级,从而在面对外部的冲击和内部的突发事件中,具备更强的抵御和抗风险能力,从而推动全体人民稳步迈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