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木

202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重点课题专题调研,作为重点工作部署推进,出台了福建省史上第一份营商环境建设规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方向。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盯一流市场化营商环境的目标站位,全面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实践,统筹放活与规范、监管与服务、减负与增值三对关系,强化高水平服务型市场监管,让更多经营主体长得出、长得高、长得壮。


黄水木(右二)深入南平市竹企调研产业发展状况。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统筹放活与规范,让企业“如鱼得水”

我们深入开展“晋江经验”大学习、大调研、大传承活动,充分感受到,营商环境对企业来说犹如水之于鱼,水活方能鱼肥,既要持续引入源头活水,破除制度性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又要持续净化水质生态,规范竞争行为,保障公平秩序。为此,我们注重从三个方面发力,让企业“如鱼得水”。

注重以公平竞争兴企。让各类经营主体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牵头制定《福建省促进公平竞争条例》,这是全国首部落实国务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地方性法规,夯实了公平竞争的法治基础。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推动清理249件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立案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283件,为企业公平竞争保驾护航。

注重以合规指导护企。构建了事前防范、事中包容、事后提升的全过程合规指导体系。积极推动监管理念从事后监管向事前指导转变,加强事前宣传教育,发布信用、价格、广告等5个合规指引,有效避免违规经营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积极推动企业从合规经营向卓越管理提升,创新建立行政执法“两张清单”制度,对问题企业不仅发出处罚清单,还发出辅导清单2.5万张,指导整改问题、合规经营。同时引导企业建立ISO质量管理体系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助力企业全面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注重以高效审批便企。推进注册审批全流程提速,让企业既能快速准入,又能便捷退出。市场监管领域253项注册审批事项全部实现“一窗通办”“一网办理”,企业简易注销时间压缩55.6%。推动个体工商户便利转型升级为企业,将“个转企”以及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由“先注销、后设立”优化为一步变更登记,帮助4万多户个体工商户保留字号、商誉等无形资产。2024年,福建省企业数首次突破200万大关,其中民营企业190.37万户,同比增长4.46%。

统筹监管与服务,让企业“近悦远来”

通过到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学习借鉴,我们深刻认识到,监管与服务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既要通过严格规范的监管,依法对严重违法行为严惩重处,优化市场环境;更要将服务理念贯穿于监管的全过程,推动监管执法更好地服务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主动靠前送服务。择优选任200名个人科技特派员、20支团队科技特派员,帮助220家重点企业解决各类质量技术问题千余个。建立与经营主体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及时精准帮助企业解决3200多个问题。比如,针对省内某民营企业收购省外上市公司,主动协调帮助企业一次性通过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审查,审查时间缩短一半。再如,组成特种设备检验“百人团”,帮助联合石化完成大修检验,消除安全隐患528处,为企业解决多项技术难题,助力福建省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政策找企业。汇总771件惠企政策,在福建小微企业名录库平台统一发布,指导各地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建立政银企联动机制,向企业推送贷款优惠政策,向金融机构推送“白名单”,推动质量融资贷款230多亿元、惠及1100多家企业。会同省发改委等8部门制定实施《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若干措施》,并精准向个体工商户推送,服务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

筑牢安全防火墙。牢固树立“促安全也是谋发展”的意识,创新建立责任分解、点位落实、能力提升、检查督查、整改问责“五个全覆盖”机制,主动及时解决食品、药品等安全隐患7.4万个,避免企业造成不必要损失。在严格监管执法的同时,注重推动执法力度和执法温度的有机统一,修订执法裁量“四张清单”,明确了124项从轻、减轻、不予处罚的包容审慎监管情形,2024年度从轻、减轻、不予处罚数量同比增长41.3%,罚没款下降11.7%,让监管执法更好地服务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统筹减负与增值,让企业“茁壮成长”

针对当前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较为困难的实际,我们对标国内外先进理念,充分梳理各类用于监管的“工具箱”,包括政策、法规、技术、资源、平台等,为经营主体提供集成式的“增值服务”,赋能主体生产降本减负、提质增效。

着力维护各类主体权益。重点加强涉企违规收费治理,开通涉企收费“你点我查”直通车服务,开展涉企违规收费监测试点工作,检查涉企收费单位2297家,对违规行为实施经济制裁3883.2万元。推动金融机构、公用企业等清退多收费用4829万元,促进金融机构落实企业降费减负政策,帮助企业减轻融资负担46.7亿元。

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坚决纠正检查频次过高、随意检查等现象,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打扰。在食品安全领域率先开展检查执法“四项改革”,在检查对象确定上做到精准公平、检查方式优化上做到联合智慧、检查质量提升上做到文明有效、检查结果应用上做到闭环运用。2024年第四季度食品安全检查次数下降25.2%,食品投诉和舆情信息分别下降19.0%和33.6%,实现为基层和企业“两减负”、检查公平性和有效性“两提升”的目标。

探索拓展增值服务场景。针对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需求,充分用好市场监管在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职能和技术优势,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推进质量赋能,建设福建“市事通”综合赋能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质量技术问题6099个。组织65条产业链开展质量赋能行动,惠及1.3万家企业。2024年12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纤检中心服务企业案例。福建省是唯一一个在全国质量强企强链强县三个现场会上都作经验介绍的省份。推进标准赋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2024年度,福建省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1项、国家标准911项,分别增长200%、19%,152项企业标准入选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参与制修订72项“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国家标准项目,占全国总数的24.5%,助力福建省产品更好进入“两新”行动,进入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推进知识产权赋能,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通过前移服务端口,将发明专利预审周期压缩70%,将知识产权纠纷整体处理周期由90天压缩至45天,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居全国第5位。首创“知识产权+技术经纪人”服务模式,全省企业拥有高价值专利3.1万多件,增长20.8%,专利转让许可1.5万多次,增长18.6%。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按照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的部署要求,认真对照《福建省营商环境建设规划(2024─2029年)》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研究细化贯彻落实措施,以赋能企业服务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用好用活市场监管“工具箱”,实现关口前移、精准赋能,力争形成更多具有福建市场监管特色的经验做法,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更多市场监管力量。

(作者系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