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圈,向来不乏竞争。偶尔,还会出现一些“口水战”,让吃瓜群众搬起马扎津津有味地看戏。

2月20日,爱奇艺CEO龚宇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对红果短剧的猛烈抨击,就成了这样一场影视剧之外的“大戏”。

龚宇炮火猛烈,直言不讳称:“保护行业健康发展,杜绝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有些平台利用市场的主导地位,签一些排他性协议。而且不是一部剧的排他,是这个公司在协议期内所有内容不能跟其他方再合作了。这件事会抑制行业的发展。”随后,他明确点名“微短剧行业占市场支配地位的只有一个平台”——红果短剧。

一石激起千层浪,龚宇言论迅速引发业界热议。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龚宇为什么突然如此指责?他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

红果短剧的崛起,究竟是市场竞争下的优胜劣汰,还是滥用市场地位的产物?




|缘起:红果短剧带给爱奇艺们极大压力

要理解这场争议,得先搞清楚红果短剧的崛起,对长视频平台的“侵蚀”和影响。

短剧,这个曾经被视为“小打小闹”的内容形式,特别是在2023-2024年之间,以惊人的速度颠覆了整个互联网内容消费模式。而红果短剧,仅仅上线一年多的新兴势力,凭借着短小精悍、节奏紧凑的内容,以及完全免费的观看模式,在2024年12月,其App月活用户规模已飙升至1.58亿。这一数据,已不输长视频平台,被视为继抖音之后的一匹“黑马”产品。

且,红果短剧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进击”。就在1月13日“精品微短剧产业发展交流会”上,红果短剧宣布旗下“果燃计划”升级为面向全行业的合作计划,不仅为精品短剧提供资金支持,还承诺在上映后投入千万流量扶持。到场的业界大咖,除了爱奇艺的杨海涛,还有华策、柠萌、正午阳光等知名影视公司掌门人。

这意味着,红果短剧不仅在内容上持续加码,还试图撬动整个影视生态。

快速崛起,和极具进取的雄心,难免给长视频平台带来巨大压力。而处于头部的爱奇艺,更是首当其冲。



1月13日,“精品微短剧产业发展交流会”上,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宣布与业界加强合作。

|解析:独家版权是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

龚宇的指控,总结起来,最核心的是——红果要求内容公司在协议期内“所有内容独家绑定”(也就是排他性),限制多平台分发。事实上,这与长视频平台内容策略极其相似,某个角度而言,与影视公司签署独家制作协议或版权,早已是行业惯例。

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龚宇发言之后,知名导演尤小刚上台演讲时,提起排他性,他说,“其实平台都排他,我们的电视台就是中心化的,我们的视听平台也是中心化的。”这无疑证明了“排他”的独家内容,并不是只有红果短剧才有。

某个层面上,不管长、短视频平台,获得独家优质内容,是吸引用户、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策略。独家内容不仅能为平台带来差异化优势,还能激励创作者生产高质量作品。

国内外长视频平台的发展,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2023年初,爱奇艺通过独播《狂飙》在头部平台的路上一路“狂飙”,腾讯则独家签下《三体》《繁花》等大热剧集,风头一时无两。芒果TV更是依靠自身的独家综艺内容,顺利崛起。而在10多年前,没有平台定制、自制内容出现之前,搜狐视频还曾购买大量独播美剧,在长视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国外也一样,Netflix通过《纸牌屋》《怪奇物语》等独家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Disney+也是独家握有迪士尼影视内容以及漫威剧集、星战系列剧集等,包括HBO+等线上平台,都是独家上架母公司华纳的影视剧,借此巩固了市场地位。

这些独家内容,不仅提升了平台市场份额,还推动了内容创新——毕竟,只有优质内容才能吸引用户付费。同理,在微短剧领域,独家内容同样关键——平台的独家内容战略可以吸引更多用户,扩大市场影响力,促使平台提供更优质内容。

这一闭环,无疑是一种良性循环——平台通过支付高额费用获得独家内容,影视公司则拿到资金支持,进而创作更多优质内容。

更重要的,“排他性协议”既然是“协议”,本质上是双方自愿的市场行为,内容公司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合作。龚宇的观点忽略了内容公司作为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内容方既可以选择独家排他,也可以选择通过与不同平台合作,多渠道分发。比如,爱优腾芒其实都有捆绑某个制作公司的做法,甚至会投资某个影视企业,以达到绑定目的。而这些被绑定公司,难道没有说“不”的权利?当然不会。

所以,龚宇所炮轰的,并非新鲜事物,而是影视行业长期以来的商业共识。但如此急火攻心,是不是像媒体解读的那样担心失去原有行业地位,以此迁怒同行呢?

另外,据「文娱春秋」了解,红果短剧其实承袭了多数内容平台对内容版权的做法,根据创作者的合作深度,进行不同的分成处理——

第一,内容侧独家授权发布,分成较高,甚至可能会获得保底费用,这对于小成本内容方来说,是一个利好,因为无需试错,就有一定的收入保证;第二,首发而不独家,就看流量分成,有多少流量给多少钱;第三,全网通发那种,则是合作级别较低的,分成自然就少。

其实,包括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平台在过往对待网络大电影、分账剧等内容制作方时,同样有类似的分级规则——捆绑越深,也就越能获得更高分成。



2024年爱奇艺发布的短剧分账政策,其中“全球独家”是阶梯分成的关键。


|利好:独家协议兜底短剧公司

一位内容制作方,谈及此次争议,向「文娱春秋」透露,“我们就是紧紧抱住红果大腿,没想着要去其他平台。”理由很简单——“红果给钱多嘛!”

而另一个短剧新晋团队,则抱怨于“不得其门而入”,也就是说,想和红果签署“排他性”都没机会。某个层面而言,和红果签署独家合作,已经成为短剧公司的“荣耀”。

毕竟,独家内容协议可以为内容公司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使其能够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内容创作。国内外经验表明,独家内容的竞争促使平台不断提升内容质量,进而推动整个影视产业的繁荣。

过去,长视频平台的发展脉络,已印证了这一判断——Netflix通过独家内容战略,成功转型为全球领先的流媒体平台,不仅提升了自身品牌价值,还带动了全球影视产业的创新。而在国内,如前述所言,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长视频平台都通过独家内容战略奠定了地位,还推出了类似《人世间》《庆余年》等优质剧集,带动了国内影视产业的发展。

龚宇作为爱奇艺CEO,对此应有深刻认知。

微短剧作为新兴内容形式,其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红果短剧采用免费+广告模式崛起,并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做法,。这种模式通过广告变现,降低了用户观看门槛,扩大了受众基础,客观上推动了微短剧市场的普及和发展。独家内容协议为红果短剧提供了差异化优势,吸引了更多用户,进而推动了行业规模的扩大。

其实,最核心的一点在于——短剧类公司,不像长视频企业那样财大气粗,都是短平快的小成本模式,如果红果愿意兜底,至少解决了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埋头创作。

龚宇对于“排他性”的顾虑,固然有其考量,但忽视了微短剧市场的特殊性,将“独家绑定”简单视为抑制行业发展的行为。

这是一种错位——用长剧思维来思考短剧。

所以,对短剧公司来说,“排他”不可怕,怕的是——没钱。



红果出资支持的《重回永乐大典》,是2024年比较出圈的精品短剧。

|较真:具备市场支配地位不等于滥用

对龚宇的言论,如果较真起来,逻辑上也有问题——因为,拥有“市场支配地位”,并不等于“滥用”。

所谓“市场支配地位”,是企业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的合法地位。红果短剧在微短剧领域确实占据领先地位,但不意味着被“滥用”。

“市场支配地位”本身并不违法,只有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如通过不正当手段排除竞争)时,才可能对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红果短剧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其免费模式、广告变现策略以及与抖音等平台的流量联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用户需求。这种成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非“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龚宇直接将市场支配地位与行业发展受抑制直接挂钩,缺乏具体证据——如前所说,签署排他协议获取独家内容,其实并不形成“垄断”,因为,内容公司都是自愿签署,而不是非红果不可——他们也可以选择“爱优腾芒”或者快手。

这就是说,红果是包容性的,而非胁迫式的。

加之,“排他性协议”在法律上非常常见的法律合同各行各业都有,只要不违反“反垄断法”,都应该视为正常商业行为。平台与内容公司的合作是市场行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内容公司可以选择是否接受——除非可以证明除了红果,短剧团队没有其他平台可签。

事实上,短剧团队之所以愿意签红果,而非其他平台,原因无他——

“红果给钱多嘛!”

这才是本质。

因而,我们可以说,龚宇忽视了市场竞争的本质——排他性协议作为一种竞争手段,可以激励平台投资更多资源。


|疑问:龚宇为什么突然炮轰

2024年9月25日,爱奇艺在秋季悦享会中,龚宇谈到了“长短之变”,强调爱奇艺将布局“长+短”内容新生态。可见,爱奇艺对短剧市场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但,根据统计显示,爱奇艺上线的短剧,春节档共有28部作品,无一成为爆款,而红果同期上线100部,用户覆盖优势显著。

因而,龚宇的冲冠一怒,也就不难理解了。

龚宇的指责,可能意在争取政策支持,缓解自身短剧业务困境,但与其一个月前与红果高调合作的姿态形成矛盾。另一个矛盾点在于——龚宇批评红果的排他协议,但爱奇艺在长视频领域也较多依赖独家内容争夺市场。

种种矛盾,反映出长视频平台对新兴微短剧赛道的竞争焦虑。

当然,短剧市场并非只有红果短剧一个大玩家。爱奇艺去年底入局之前,腾讯视频早就开始积极布局短剧业务,推出了相应的短剧场和分账模式。2024年,腾讯视频的短剧作品《执笔》更是成为业界标杆之作(不过腾讯视频更多是10分钟左右的短剧,不像红果那样多是1-3分钟一集的微短剧)。



而在1-3分钟的微短剧市场,更非铁板一块。“下沉三巨头”之一的拼多多,跨界做了“免费剧场”进军微短剧,其目的倒不是抢占这块蝇头小利,而是用于获取用户停留时间;抖音老对手快手,更是微短剧的先行者,推出过《长公主在上》等大热微短剧,仍是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

种种迹象显示,红果虽领先,但未形成垄断。这种多平台竞争的局面,有助于形成健康的行业生态,避免固化。龚宇将行业发展的责任,归咎于红果短剧的市场支配地位,其实忽视了其他平台的作用——或许,快手短剧并不这么看呢?!

智慧如龚宇,显然是了解这一点的。因此,他的目的,被外界解读是为自家短剧内容“增添热度”。且他的论调,似乎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有所准备。某种意义上,这算是一次“阳谋”式的突袭。

不过,爱奇艺若想在短剧领域突围,需解决自身痼疾,比如——分账吸引力不足、短剧难出爆款等难题,而非单纯归咎外部竞争。

撰稿 | JackA

策划 | 文娱春秋编辑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