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辽品》讲述品牌故事,发出响亮的声音。《匠心辽品》,衣、食、居、用、行,辽宁优秀消费品工业品牌集体亮相!


人参,起源于6500万年前古老的“孑遗植物”,带着远古神秘的气息,默默生长在山林下,散发着“百草之王”的独特魅力。


山里人习惯把人参称为棒槌,一根红线绳就是一把棒槌锁,中间绕在人参的主茎上,防止它“跑掉”。在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总有人参会“土遁”、能“逃跑”的说法,人参被赋予更多神秘色彩。


实际上,人参是不能跑的,只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冬季来临之时,人参地上茎叶枯萎,芦碗上留下浅浅的痕迹,辨别参龄的方法也在此处。但是当地上植株或越冬芽遭受踩踏、火烧等损伤,失去生长发育能力时,人参根茎边缘和潜芽会递补发育成越冬芽,休整一年或更长时间。人们在原地就找不到这株人参了,会造成一种错觉,以为人参跑掉了。休整后的人参会重新生长,这种顽强的习性与生命力,也为多种多样的传说提供了想像的空间和魅力。



人参是一株草本植物,却可以活百年以上。根据现有记载,有的人参能长到二百年。一株草本植物能活这么长时间,这是很罕见的,可以说是记载中最长寿的植物草本。


这株珍藏在两米高酒海中的林下山参,是2024年6月18日在本溪桓仁大东沟采挖出来的,人们从发现到抬出这株人参耗时7个小时。据判断,这株老山参有80年左右的参龄,漫长的岁月里,一次次从原有主根的不同处发出新的根茎。或许也经历了休眠和无数次自我修复,最终长成了现在的模样。

这是岁月的洗礼,也是生命的力量。


时至今日,东北野山参多分布在吉林的集安、通化,辽宁的新宾、宽甸、桓仁等地。


由于野生资源的匮乏,人们采用在山林中播撒种子,待种子自然发芽、在野生环境中自然生长,若干年后采收的人参产业发展模式。


近些年,各种类型的人参制品种类繁多,园子参、林下参、野山参等等品类,让人们捋不清头绪,不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

园参属于人工种植的人参,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园子参,撒籽、育苗、移栽,像种植作物一样进行田间或冷棚种植栽培。

园子参一般4-6年后采收。

林下参也叫林下山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解读,它是一种籽儿海,就是说用人参的籽儿去种植的,要求种下去以后不能进行人工干预,而且是要在山林里边,而且它有一个不可移动性,是生态的种植模式,它和真正的野生人参几乎是一样的。

林下山参一般15年后采收。


野生人参,由鸟类或者动物自然播种、自然生长在深山密林中的人参,是野生人参,人们常称之为野山参。


还有一些概念,红参一般指经过蒸制、烘干之后的人参,颜色较深。高丽参,狭义上指来自韩国或朝鲜的进口红参,广义上指采用韩国或朝鲜加工技术制得的红参。

海拔500-1100米的山林坡地,阴凉湿润的气候,是人参最喜欢的。艾草、灌木、高大乔木,像三层叠拼的屋顶,成为林下山参生长的自然屏障。“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这是放山人积累的采参经验。

本溪桓仁县这片山林,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参与放山人的相遇之地。


历代医家喜欢用人参来治疗疾病,认为它能“起陈疴于须臾”。中药讲究君臣佐使、科学配伍,但一株人参就能单独成方。经典良方独参汤是中医临床当中唯一一个单味药的中药方剂,它的功效就是回阳救逆、唤醒。


人参皂苷中的苷,是一种固醇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在水里会像肥皂一样起泡,这就是皂苷。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在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所以人们对人参珍爱有加,视其为大补之品。


点参茶道,把人参皂苷的价值尽情发挥到极致。告别喧嚣,感受内心的宁静,进行一场行与气的结合,心与身的对话。从温盏到七汤,参茶颜色变成乳白色,林下山参的精华化作层层叠叠细密的泡沫,状如堆雪,暗香浮动。七汤之后奉至君前,泡沫细匀,参蕴浓厚,温杯润盏,涤尽凡尘。


一杯参茶,穿越古今,散发着参香,丰盈了世界。

《匠心辽品》深度讲述辽宁品牌故事,传递品牌社会价值与文化内涵。《匠心辽品》系列之《辽蕴参长》,2月22日辽宁卫视18:05,温暖呈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