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8岁男子穿越鳌太线失联多日后获救”的消息引发关注。
据报道,2月20日,获救者表示,很庆幸能够活着出来,并且告诫他人不要穿越非法路线。“因为这个门槛太低了,随便一个人买个车票都可以上去,要加大处罚力度,我也已经接受相关部门的教育批评,并且缴纳罚款。”
在救援完成以后,部分自媒体账号利用救援时的照片和视频恶意引流,引起此次参与救援的“秦岭牛马队”成员不满。
2月19日,“秦岭牛马队”成员江先生在社交平台发表声明,澄清互联网流传的部分言论不实,并强调此次救援家属支付了8万多元的费用。
2月21日,记者采访了参与此次救援行动的江先生,他告诉记者:“收费不是目的,只是为了震慑住那些企图单人穿越者。单人出行可能会被动物袭击,鳌太线上有熊、羚牛、野猪等,我们还有队员因为此次行动而受伤的。”
“秦岭牛马队”在救援途中
而此次救援,是“秦岭牛马队”发起的首次付费救援。队伍认为鳌太线这种时间就是生命的地方,只有付费救援才可以更高效。
这次尝试以后,“秦岭牛马队”将继续推进陕西省山地救援收费模式,并配合公益救援队伍达到快速搜寻搜救山地失联人员、挽救生命和家庭的目的。
“秦岭牛马队”在救援途中
“秦岭牛马队”成员江先生告诉记者,此次救援的费用分为两部分,其中5万元是他们队伍30多名成员的车马油料、住宿费用,剩余3万元是支付给当地其他公益救援组织。“这都是正常价格,而且都是和家属谈好了,进山前已支付。”
非法穿越问题何解?
因为此事,非法穿越秦岭鳌太线的话题再次引发讨论。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2018年4月16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联合发布《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全面禁止“鳌太穿越”非法活动。
同年10月,陕西眉县人民政府和太白县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禁止非法穿越“鳌太线”的公告》,其中提到,对违反规定的单位或个人,一经查处,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2024年12月,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也发布关于禁止“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和太白山”的通告,禁止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擅自进入秦岭海拔2000米以上、秦岭山系主梁两侧各1000米以内、主要支脉两侧各500米以内的核心保护区(太白县范围内)和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进行非法穿越活动。
尽管官方多次发布通告,但由于鳌太线并非封闭景区,不少人仍通过各种途径绕道进入保护区。
过往报道显示:
2021年5月,2名驴友非法穿越鳌太,遭遇极端恶劣天气,1人失温而死;
2021年10月,鳌太线南天门下缓坡100米处,有人发现了一位失联多日的驴友遗体;
2022年2月,“95后”诗人星芽徒步穿越鳌太线遇难;
2024年7月,河南信阳的一名25岁户外爱好者马某,在独自穿越鳌太线中失联,遗体数月后被发现。
如何治理非法穿越?
中国探险协会此前发文称,鳌太线的“致命”性,绝非一道是否该穿越的判断题,而是更为复杂、需要社会合力去系统性解决的实践题。
该协会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例如依法合规科学设计、合理规划探险穿越路线,同时推出中高风险探险目的地备案制度、提高准入门槛,提升探险目的地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标准,加强户外装备的强制装备标准和监管,实行专业、专线的户外领队制度等。
来源:中国青年报 综合自 红星新闻、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