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十年前电影院排片表上国产动画片藏在哪个角落吗?那时候要是有人说动画片能卖五十亿票房,准被当成疯子。

可现实就是这么魔幻——从《大圣归来》给行业撕开一道口子,到2019年《哪吒》用50亿票房炸翻整个影视圈,再到今年《哪吒2》带着124亿成绩登顶全球动画票房榜,这出逆袭大戏可比任何电影都精彩。



当年《哪吒》刚冒头时,电影圈大佬们喝着茶嗤笑:"不就是小孩看的玩意?"结果上映第二天就被暴涨的票房数据啪啪打脸。

饺子导演在成都居民楼里憋了五年的作品,愣是把传统导演们经营多年的江湖搅得天翻地覆。

等到《哪吒2》带着IMAX特效横扫春节档,那些曾经鼻孔朝天的投资人连夜订机票往动画公司跑的样子,活像看见金矿的淘金客。



传统导演们这会儿可坐不住了。

你猜怎么着?某次行业闭门会上,真有老牌导演拍桌子嚷嚷"动画片算哪门子电影",转头就偷偷把自家孩子送去学三维建模。

更荒唐的是有人连夜修改"导演认证标准",想把动画导演踢出专业队伍,这操作跟小孩赌气藏玩具没两样。



资本市场的变脸速度才叫绝。

早些年光线传媒王长田带着动画项目求爷爷告奶奶,现在倒好,金融街那群西装革履的精英们举着支票本堵动画公司大门。



但钱可不是白拿的——某影视公司老总放话"不在《哪吒3》里加十个广告位就别想开机",这吃相难看得连观众都看不下去了。

要说饺子导演是真硬气,顶着压力把《哪吒2》4800个特效镜头磨得锃亮。



可你看看隔壁《流浪地球》剧组,郭帆导演不也一边数着46亿票房,一边被传统圈子挤兑得直挠头?这帮学院派出身的大佬们,宁愿守着过时的江湖规矩,也不愿承认观众用真金白银投的票。

好在观众眼睛雪亮。



你看《哪吒2》放映时,多少家长带着孩子二刷三刷?多少公司包场给员工当福利?反观某些大导演的新作,堆砌着流量明星和硬广植入,结果上映三天就被骂上热搜。

这世道变得,曾经被瞧不起的"小儿科",如今成了检验好电影的试金石。



十年光影流转,国产动画从跪着要饭到站着挣钱,这条逆袭路走得那叫一个荡气回肠。

现在电影院里爸妈带着孩子看IMAX版《哪吒2》,年轻人在二刷细节,这不就是中国电影该有的样子?那些守着资历摆架子的老江湖也该醒醒了,观众手中的电影票,可比什么行业资历都好使。



站在2023年回望,从田晓鹏到饺子,这群"动画疯子"愣是用作品把偏见砸得稀碎。

下一个十年,说不定我们真能看见中国动画导演捧回小金人。



到那天,记得给现在咬牙做原创的团队鼓鼓掌,正是这群不信邪的追梦人,让中国电影有了更多可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