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持续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河北省交通运输系统着力解难点、疏堵点、去痛点,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
厂通路、京蔚高速方便出行
近年来,河北公路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5个衔接京津干线公路项目建成通车,新增接口4个、拓宽1个,联通京津干线公路达到54条、80个接口。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赵同安介绍,2024年9月29日,厂通路京冀段同步建成通车,为两地群众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大厂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行时间缩短约30分钟,日均通行量达到1.1万余辆,极大缓解相邻的武兴路、通燕高速、京榆旧线等道路拥堵状况。2024年12月30日,京蔚高速全线贯通,打开了北京通往河北的“西大门”,北京西六环至蔚县由过去3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涿鹿县更是实现了和北京1小时通达,“走京蔚高速,看大好河山”正在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增添了强劲动力。2024年12月31日,承平高速河北段建成通车,承平高速北京段也正加快建设,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届时承平高速将成为承德进京第二条高速通道,对于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缓解首都交通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京新京藏联络线建成通车,有效分流北京市过境货车,缓解北京市区交通压力。涿州市松兰路与北京市长双路通车,河北再添一条便捷进京新通道。
京蔚高速与张石高速枢纽互通。武殿森摄
承平高速河北段日前开通。
打造环京津通勤运输网
近年来,河北与京津交通运输部门聚焦共创“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准发力、破局谋新,运输服务更加一体便捷。
为满足环京通勤多样化、品质化出行需求,解决自驾出行成本高、公交通勤换乘多的痛点,三地打破地域分割,出台政策措施,开通环京通勤定制快巴,采取按需设置停靠点、使用公交专用道、快速通过安检站等创新措施,基本实现从家门口直达工作地。目前,初步形成燕郊、涿州、雄安等8个重点区域、34条往返北京线路组成的京冀通勤定制快巴网络,2024年累计开行7.1万班次,运送旅客161万余人次。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运输处处长苗青介绍,京津冀三地积极探索试点,破除行业壁垒,率先实现跨区域刷卡通行,目前已与全国336个城市的公共交通一卡通乘。这两年,我们着力构建公共交通领域多元化支付体系,在广泛推广手机微信、支付宝等应用程序二维码支付乘车的同时,推动社会保障卡加载公交一卡通功能,通过出台实施方案、开展试点示范、大力宣传推广,目前已在市级公交、地铁实现社会保障卡刷卡乘车。
交通一体化持续深入
2025年,河北将强化组织协调、深化协同合作、优化政策支持,不断织密织细京津冀衔接干线公路网。重点推进荣乌高速沧州段改扩建、国道G335京冀段等13个项目。其中,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廊涿段改扩建项目位于廊坊市和保定市,东起廊坊市固安县东互通,西至涿州市国道G107,全长46.1公里,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八车道,总投资69亿元。该项目已于2024年底开工建设,计划2027年建成通车。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协同发展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吕慧哲介绍,廊涿高速是首都地区环线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重要的北京过境交通功能。随着近年来交通量迅速增长,拥堵问题日益突出,服务水平大幅降低。实施改扩建对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提升首都过境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河北还将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完善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力争京雄高速二期主体建成,开工建设荣乌新线高速二期、省道S604等项目,加快省道S524、S603等项目建设。打造雄安新区至黄骅港便捷出海通道,开工建设曲港高速二期等项目。办好雄安低空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