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15日,广东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各界妇女代表带着全省妇女的热切期盼,出席巾帼盛会,共商妇女事业发展大计。南粤女声开设“广东妇女十四大代表风采”专栏,讲述她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奋进故事,展现她们积极投身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巾帼风采。
今天,跟粤姐姐一起走进广东妇女十四大代表饶幸霞的故事~
在广东梅州的小县城,有这样一位“新农人”,她视野开阔、思维创新,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活力。她就是广东省妇女代表、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饶幸霞。她的故事,是新时代女性力量的缩影,也是我省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回乡
带动妇女就业
饶幸霞,一位85后女性,她学习刻苦努力,一直想能留在珠三角大城市工作。
一次假期回家的经历,改变了她的选择。她发现家乡农村很多留守妇女,缺乏知识文化,传统的思维让她们很难找到工作,生活过得并不富裕。同为女性,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我能不能用我所学的知识,帮助她们呢?”这个念头闪现在脑海后,一直萦绕在饶幸霞心中。
毕业后她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养育她的家乡,成为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员。她顶着周围亲戚朋友的“不解”眼光,从企业一线干起,一步一步成长。她用自己在大学所学知识,以及在大城市的实习经验,结合家乡留守妇女多的实际,大胆建议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形式,加大农村妇女茶产业培训,带领茶农发家致富,直接带动870户农户,辐射带动周边丰顺、梅县、梅江区一县两区近万户茶农发展高山茶种植两万多亩,共同促进了梅州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公司的用工难题,也有效缓解了本地妇女群众就业困难的问题。
拓宽
妇女就业渠道
作为公司的营销总监,开拓市场,是饶幸霞的职责所在。但她思考的不仅仅是开拓市场,而是怎样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怎样带动更多的“她”加入进来。
在茶叶品质上,随着客家炒绿的品牌逐步打响,“马山茶”也成为客家炒绿的一枝独秀。“除了传统农业种植外,‘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个热词。”饶幸霞说。伴随着马山生态园的规模日益扩大,饶幸霞和公司的同事商量,借助省市县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东风,着力升级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生态园。
对此,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根据马图村红色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做好“茶文章”,将当地特有的红色资源与绿色产业全面融合,打造成集红色文化教育、生态康养体验、茶文化交流于一体的茶文化产业园。
现代化农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并且急需各类人才的加入。“目前公司主要通过定期举办政策辅导、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帮助妇女提升自身能力,增强自信心。”饶幸霞表示,乡村是大有可为的创业热土,农业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乡村妇女加入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来。”
做实
妇女儿童关爱工作
作为一名成长在农村的女性,饶幸霞天然对农村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她积极行动,以实际举措支持和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农村妇女,让爱的阳光照耀更多的“她”。
她倡议号召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朋友们伸出援手,汇聚更多的资源和力量,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妇女提供支持。“这些捐赠不仅包括了现金援助,还有生活必需品,如食品、衣物和医疗用品等,以确保困难农村妇女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她注重与当地村委会沟通,确保每一笔捐赠都能直接到达最需要帮助的妇女手中。
除了直接的援助,饶幸霞还发动农村女性参与茶叶种植及管理、鲜叶采摘技术培训,提高管理及采摘水平,帮助茶农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强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特色茶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更好地帮助农村妇女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和提升生活质量。
此外,她还加入爱心妈妈队伍,不仅自己出资资助困境儿童,还积极倡导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这项爱心事业中来。
妇女工作常做常新、充满活力。饶幸霞表示,作为广东妇女十四大代表,将认真贯彻大会精神,加快乡村人才培养,助力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凝聚更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为乡村妇女儿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来源:省妇联宣传部、梅州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