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台民意机构去年底针对“大法官”人事同意权案投票,7位被提名人全被封杀,赖清德办公室发言人郭雅慧21日称,目前司法机构“大法官”含正副负责人缺额7人,为维系机关正常运作,赖清德指示启动“大法官”提名作业,并以公开的方式,对外广征人才,自即日起至3月3日止。对此,蓝营民代翁晓玲认为,“大法官”提名审荐小组委员,整批人跟上一次一模一样,有换汤不换药的嫌疑。
翁晓玲
翁晓玲指出,赖清德启动“大法官”提名,这也代表其愿意遵守“宪法诉讼法”修订后的新规定,应于2个月内补足提名;该法令是1月23日公布,按照新规必须在3月23日之前提名,但赖办现在才对外征求人选,提名作业程序看起来非常赶。她强调,上一次“大法官”人事权审议结果,是连民进党都不挺自己人,现在又由同一批人来审荐,有换汤不换药的嫌疑。
翁晓玲也说,选荐委员陈彦希曾是赖清德后援会成员,即使各界推荐有志之士,难道真的会抛开颜色,公正审查吗?且既然公开接受推荐,就应该更透明;她也呼吁,赖清德提名前应该跟在野党沟通,或征询在野党,由在野推荐人选,让“大法官”同意权行使更加顺畅。
民众党主席黄国昌昨说,迟迟拖到现在才公告、公开征求期间又限定1周左右,是否早已运作好既定人选,公开程序只是过场?更重要的是,在民进党团封杀刘静怡教授后,到底推出的是专业独立有风骨的优先人选、还是紧抱当权者大腿、唯党意是从的绿色“大法官”,整个社会都张大眼睛等著看,无论如何,民众党团将一本初衷,进行专业严格的审查。
台湾《中国时报》今天发文指出,出缺的“大法官”提名作业终于再次启动,法界认为这次的提名,虽然依旧由“大法官审荐小组”举荐适任人选,但关键仍在于赖清德,是否能够真的提出让朝野都可以接受的跨党派人选,如果仍是党意优先或“绿友友”,恐怕仍会重蹈覆辙,在民意机构遭到在野党联手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