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敢言
台湾的政治斗争,正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黑暗时期。21日,台湾民众党团总召黄国昌的言辞再次揭示了这场政治角力的本质。在回应民进党民代林岱桦的“暗黑势力”言论时,黄国昌直言不讳,指责民进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已经严重破坏了台湾的司法体系。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民进党内部分派系的相互搏杀,已经将台湾司法拖入了政治漩涡,致使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不断丧失。
这一番批评背后,揭示的不仅是个别民代之间的个人恩怨,更深刻反映出民进党内的政治利益纠葛,以及这些斗争如何渗透并操控台湾的司法系统。无论是林岱桦的高雄市长选举,还是国民党与民进党之间的激烈交锋,都让台湾的政治环境变得愈发复杂和不透明。政治斗争之下,司法公平与公正的原则早已失去立足点,取而代之的是“以权谋私”和“选举工具”的政治操作。
林岱桦的“暗黑势力”言论,一度成为焦点。这位高雄市民代在交保后公开表示,不会向“暗黑势力”低头,这句话在政治背景下有着深远的意味。所谓“暗黑势力”,林岱桦究竟指的是谁?黄国昌直言,这是否是在暗指民进党内的某些派系,尤其是赖清德的派系力量?民进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已不是新鲜事,但这种内部斗争通过司法案件展现出来,说明了台湾的政局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恶性循环。
实际上,林岱桦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她作为民进党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即将进入高雄市长选举的关键时刻,却成为司法调查的对象。这一切,是否与她在初选中的民调领先地位有关?是否与她并非赖清德的首选人选有关?民进党内派系斗争如此激烈,连普通的司法案件都成为了政治争斗的工具,完全剥离了公正和客观。
民进党内部的这些政治操作,已经开始渗透到台湾的司法系统中。黄国昌的质疑不是没有依据的,民进党利用司法机关进行政治报复和打击的情况屡见不鲜。司法已经被当作武器,随时用来清除政敌或是压制异己。这种做法无疑破坏了台湾司法独立性和公正性,整个社会的法治基础受到了严重威胁。
在这个乱象丛生的时刻,赖清德的角色尤为引人关注。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批评不无道理,赖清德似乎已将“斗”字作为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不仅要“斗”在野党,还要“斗”党内的派系。他的“斗争”策略无所不在,无论是政治对手,还是党内异见,赖清德似乎都能用同样的手段去打压。这种做法让人不禁怀疑,台湾的民主是否正在遭遇深刻的考验。如果司法和政治都可以被随意操控,那么台湾的民主是否也在被牺牲?
赖清德利用司法机关来“斗”政治对手,这种做法不仅让台湾的司法系统变得越来越政治化,也让公众的信任逐渐崩塌。事实上,这一切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政治斗争,而是关乎整个台湾社会公平正义的根基。司法不公,必然导致社会的不安和不满,政治斗争如果牵涉到司法,最终受害的将是每一个台湾民众。
台湾的司法系统如果无法独立于政治斗争,那么它就无法履行其应有的职责,无法为民众提供公正的判决。而当司法成为党派斗争的工具时,民众的信任将彻底丧失。今天的台湾,已经处于一个“党派斗争—司法腐化—社会不公”的恶性循环中。每一次司法案件的处理,都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每一次政治操作的背后,都有民众的呼声被淹没。
台湾的政治环境正处于动荡之中,民进党内斗的加剧以及司法的沦陷,已经让台湾的民主和法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台湾社会是否能够重新找到正义和公平的秩序,是否能从这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中恢复过来,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局势,台湾的未来究竟该如何走,值得每一个关注台湾的民众深思。
民进党如果继续将司法和政治混为一谈,那么它所付出的代价将不仅仅是失去民众的信任,甚至可能将整个台湾社会推向更加深重的政治危机。在未来的岁月里,台湾需要的不仅是政治斗争的结束,更需要司法公正的回归。否则,台湾的政治将永远在“暗黑势力”与“权力斗争”中迷失,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