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很强的内在动机,如果这三大需求(自主、胜任、联结)得到满足,内在动机就会增强。
最近每次写周复盘都很为难,总是拖延,开始怀疑坚持这件事的意义。
我知道,这是坚持这条路上的第一个坎:
最初的激情和新鲜感(短期动力)消失,长期的内在动力还没出来,动力难以维持继续行动,80%的人都会在这个阶段选择放弃。
好在我很习惯应对这类情况,刚想了一下,我自动地就会做这些事情:
01.问问自己,最开始坚持这件事的初衷&内在动机是什么
比如,我开始写周复盘的动机是:
随着年纪增长,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担心虚度,用周复盘的方式时时提醒自己珍惜时间
我是个很喜欢记录和回顾的人,我希望清楚地知道我每天的时间用在哪里,做了什么
周复盘可以让我把精彩的生活展示出来,被看见,这会让我极大地增加能量
在复盘的时候,可以高频地提醒自己做正确的事情,以及优化掉不好的事情
很多人喜欢说回归「初心」,其实就是因为,初心中蕴含着你巨大的内在动机,但现代让人分心的事情太多了,更需要经常自问:
我最开始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喜欢上做这件事的?专注于自己有内在动机的事情。
02.降低坚持的难度,调到稍稍用力就能做到的程度
很多时候坚持不下去,是因为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拔高要求,最终到一个把自己难死的地步。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这样,反正这是我最大的敌人。
其实要写简单的周复盘,我分分钟就能写完,但每次我都想:
我要言之有物,我要让我这周看起来很厉害,我要经常有新的东西出来。
我的内在要求很高,结果就是总把自己逼到不行,最后摆烂。
在周更这件事情,我今天其实就在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回顾下一周做的事情以及所有记录,把自己觉得有趣挑选出来,理理用一个清单体发掉就好了。
03.刚开始写的时候,想到好几个点,中间被打断了一下,忘记了。
那就这样吧,下次想到再分享,经过上面的自我疏导,现在就是突出一个松弛~
最后简单做个周复盘:
1,重新开始小绿书的周更,而且状态更好了。
老实说,年前小绿书还是更的有点累的,我还是没完全放下包袱,总觉得要写出点什么。回来第一天发了一个:
这也是给自己定了一个调,松弛一点,不要装,想想今天最想说的是什么,写出来,发布。
不要总想别人怎么看,别人会不会喜欢,那不是日更需要考虑的事情,日更唯一要做的就是倾倒想法。
2,我们团队买了一个Pocket 3 ,有次下班时拿着它边走路边录制口播,明显能感觉到自己有点羞耻感,看到对面有人过来,尤其是看着我的时候,会非常羞耻。
但随即想到Tim和Links视频里说,他们最开始也有羞耻感,但练习多了就好了。
我就是靠这个记录自己坚持录下去,断断续续录了10多分钟,羞耻感少了非常多,应该能很快习惯,然后多多录制~
后期看素材的时候发现,自拍镜头里的我还挺好看的呀,这很激励我继续拍。后来想到,是Pocket 3 有自带美颜,而且几乎看不出来美颜的痕迹(开到70%),很自然,这个很厉害。我之前一直不敢上镜,就是觉得镜头里的自己不好看。
3,这周发布了一个视频,还挺满意的,而且我立即开始了下一个视频内容的制作。
4,看到崔庆龙发了一条微博说:
人在生活中是需要一个框架或结构的,它包含了你每天大概要做哪些事情,有怎样的节律,因为在我的经验中,没有一种无序不导向颓废和虚无。
我非常认同,有框架能让我们更有效地组织自己的生活,不容易陷入混乱失序。
于是重新找出 8+1 system 来用,还是用不习惯,每次看到都会压力很大,因为一周下来有很多领域是空白的。
8+1 system
然后想到,可以简化这个系统,只选择2~3个目标,比如,我2025年的目标是:健康,创作出更多作品(影响力)和亲密关系。
每天晚上睡前,我问问自己,我在这3件事情上有做一点点事情吗?很微小的就行,比如,我不一定要剪出完整的视频,导入剪映整理素材就算推进。
我始终相信持续做微小的行动,最后会做出巨大的事情。
5,本周收获的最好建议:
张春老师说的:如果我现在就在做想做的事情,使用我喜欢的东西,就等于是正赚钱。如果我现在喜欢的是躺着,我就是在赚钱。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非常认同,而且我就是这么做的。
6,一个好玩的工具,notion头像生成器,官方的:
https://faces.notion.com/?face=s2e28y0b45n1m49h186a0
突然发现!经过前面的自我梳理,我从这周不知道写什么,变得思如泉涌,其实还有好几个值得写的,但篇幅太长了,之后又机会再分享吧。
哈哈,每篇文章分享的都是我的自我疏导,我自己尝试过有用,才分享给大家的。大家要是听完觉得有趣,一定要去试试,坚持用起来~
大家要是觉得有价值,欢迎。
如想看我的更多思考,
或愿意支持和鼓励我的持续写作,
可考虑订阅我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