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年度票房(包括预售数据)创下中国影史上年度票房破200亿元的最快纪录。其中,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目前,这部动画电影累计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已经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该电影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哪吒闹海”,哪吒是国内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我们为什么爱哪吒?如何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精髓的“超级英雄”电影?
1
为何要创作中国的“超级英雄”电影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50亿,再到《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创中国影史新纪录,“哪吒”系列电影通过对中国经典神话的创新开发、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和运用高科技手段营造具有震撼力与吸引力的视听效果,不断创造新的“神话”。正是在家喻户晓的传统人物身上,注入当下的时代精神,直击观众内心唤起情感共鸣,“哪吒”这一人物才如此充满魅力、惹人喜爱、经久不衰。
回顾中国电影的创作发展历程,也曾先后出现过一些被广大观众认可和喜爱的“超级英雄”电影(或准“超级英雄”电影)。无论是动画片《大闹天宫3D》《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所创造的降魔除妖、威力无比的孙悟空之独特形象,还是一系列塑造霍元甲、黄飞鸿、叶问等武术大师、侠客义士艺术形象的影片,抑或是近年来颇受观众欢迎和好评的故事片《战狼》系列、《红海行动》《金刚川》等所刻画的特种兵冷锋、蛟龙突击队、志愿军战士等银幕形象,都很好地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超级英雄”形象。
这些影片所讲述的中国故事和塑造的“超级英雄”形象,在海内外广大观众中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开拓很好的电影市场。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电影创造的银幕英雄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随着电影观众审美娱乐需求日益多样化,国产电影创作生产中也需要实现更加多元化的创作策略,拍摄各类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人物形象具有独特吸引力、视听造型具有特殊震撼力的“超级英雄”电影。
“超级英雄”电影具有广阔的电影市场,而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往往称霸全球电影市场。为此,中国电影若要走出去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争取更多的票房份额,就要以题材、内容、人物和风格独具特色的国产大片与各类好莱坞大片进行竞争,其中国产“超级英雄”大片就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2
如何打造中国特色的“超级英雄”电影
我国电影界在“超级英雄”电影的创作拍摄方面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题材、内容、人物、风格等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精髓。在此类电影的拍摄中,既要学习借鉴国外优秀“超级英雄”电影的创作经验,但又不能简单照搬和一味模仿,而是立足本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开掘出可以创作演绎“超级英雄”电影的题材内容。
注重现实,塑造更多具有时代特点、生活气息并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超级英雄”银幕形象。现实生活题材领域里的创作虽然颇有难度,但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充分运用先进的电影科技手段,在视听造型等方面更精进。由此既能更好地塑造“超级英雄”的艺术形象,也有助于增强影片的观赏性和吸引力。建设先进的电影科技手段和强大的电影工业体系作为支撑,进一步提升国产“超级英雄”电影的艺术水平和技术质量。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的创作拍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绩充分展现了中国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信心与自豪,电影成功地打造出国际语境下的中国英雄形象。我们期待着有更多这一类型的好影片问世。
鸣谢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周斌
本期编辑 | 李丹妮
©人民论坛新媒体出品
点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