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暴躁小昭,在线吐槽!聊聊国际那些事,大家图一乐就行了。
这次,印度真的坐不住了!
根据印度《防务新闻》的最新报道,可以确认巴基斯坦已经正式签约采购40架中国的歼-35第五代隐身战机,首批战机将在未来24个月内完成交付。
该媒体援引军方分析称,这批歼-35战机将帮助巴基斯坦空军建立对印度空军6到8年的领先优势(还有分析认为优势可能延续至12到14年)。
随着巴铁大步迈向第五代战机时代,印度空军却陷入尴尬境地:一边是邻居引进新装备,另一边是自家“库存不足”,这南亚天空的主导权,怕是要变天了!
(⁎̴̛ᴗ̴̛⁎)☞巴铁喜提对印“秘密武器”
早在2024年1月,巴基斯坦就放出风声:“采购歼-31隐形战斗机的基础已经奠定。”
当时这话像石沉大海,没人当回事。
谁知道仅半年后,巴方动作神速!2024年7月,巴基斯坦本土媒体BOL News爆出猛料:巴空军已经派飞行员去中国“上学”,开始接受J-31/J-35战机训练。
这动作可比嘴上说说实在多了,表明巴方已经迫不及待要接新玩具了。
去年12月,香港《南华早报》放出消息:巴基斯坦将买入40架J-35,并将在两年内全部交付。
印度时报12月23日又添了一把火,特别强调这将是中国首次向外国出售第五代战机。
有趣的是,巴方至今对此事“装聋作哑”,中国官媒也是一片沉默,但都2025年了,大家心知肚明,这买卖八成已经谈妥了。
毕竟派飞行员去培训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我们不得不佩服巴方的行动力,从首次表态到确定采购数量,一整套流程才花了一年时间。
反观印度,买个战斗机能拖七八年,这办事效率差距,堪比两国的战机代差了!
可能有人要问了:不就是一架战机吗,至于让印度这么心慌吗?
实话实说,歼-35确实不一般,这家伙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基于早期FC-31原型机发展而来,经过多年“打磨”后脱胎换骨。
从外形上看,它与美国F-35有几分相似,所以自面世以来一直被美媒追着咬“抄袭”,但内里却是“中国芯”。
最显著的区别是歼-35采用双发动机设计,而F-35是单发,好比汽车上了双引擎,不仅更可靠,关键时刻还能多几分“马力”。
歼-35全身设计光滑得像个滑溜的泥鳅,内置武器舱更是隐身的关键——简单说,敌方雷达很难发现它。
技术上,歼-35配备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和先进红外系统,可内藏7,000公斤武器,这武器载荷可不轻,足够让对手“吃饱”了。
所以歼-35厉害的地方,不是某一点特别突出,而是方方面面都达到了第五代战机的“及格线”甚至“优良线”,关键是价格只有美国同类产品的“白菜价”,堪称性价比之王!
对巴基斯坦来说,这批歼-35简直是雪中送炭。
目前巴空军主力是那些服役几十年的美制F-16和法制幻影战机,早就跟不上时代了。
有了歼-35,巴空军立马就能“升级换代”,一下子从“4G时代”跨入“5G时代”。
歼-35采购可以说是中巴军事合作的“升级版”,两国早已是“铁杆军事盟友”,中国正全方位“武装”巴基斯坦。
此前,中巴已联合研发JF-17“雷电”战斗机,现已成为巴空军主力,近年来,中国还向巴海军提供四艘先进护卫舰,助其“下海”。
与JF-17相比,歼-35代表着合作模式的质变——从“手把手教你造”到“直接卖成品”,显示中国军工已具备向友好国家提供“顶尖货”的实力和决心。
对中国而言,向巴铁出口歼-35可谓“一箭三雕”:既能在实战环境中检验第五代战机性能,又能打开高端武器出口市场,还能加固与关键盟友的纽带。
这波操作,不得不说相当高明!
(⁎̴̛⚗️̴̛⁎)☞两手抓,土耳其KAAN项目成巴铁的“备胎”?
巴铁这次可不只押宝中国,还玩起了“脚踏两条船”。
与中国谈得热火朝天时,他们又积极参与土耳其的KAAN战机项目,这招“左右逢源”玩得漂亮。
土耳其公开邀请巴基斯坦“入伙”KAAN项目,这是土耳其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机。
目前已有约200名巴基斯坦技术人员在土耳其航空工业公司(TAI)上班,看来巴方是要将这两条腿都走得稳稳的。
KAAN项目始于2011年,是土耳其“军事自主”的重头戏。
这款战机号称采用了先进隐形技术和人工智能系统,预计2028年开始批量生产。
土耳其甚至表示愿意在巴基斯坦设厂,这意味着巴方在2030年代不仅能得到战机,还能掌握核心技术。
不过,有些专家对巴铁的“两手抓”策略嗤之以鼻。
印度空军元帅阿尼尔·乔普拉(已退休)就曾讽刺,巴基斯坦可能连一个项目的钱都拿不出来,还想同时搞两个?他们更可能是借KAAN项目“偷师”,为将来自己搞研发做准备。
(⁎̴̛⚗️̴̛⁎)☞一边是装备老化,一边是研发“龟速”
再看看印度这边,明显悲催得多。
《印度教徒报》2025年1月的报道几乎是在“哭穷”,称印度空军与中国的技术差距正越拉越大,现代化计划还被设备延迟交付拖得七零八落。
就编制而言,印度空军目前只有31个战斗机中队,远低于编制要求的42个。
更惨的是,印度至少10年内看不到第五代战机的影子,这在大国中简直是“独一份”。
装备更新方面,印度简直是“处处碰壁”。
已订购的83架“光辉”Mk1A战斗机因通用电气公司“磨磨蹭蹭”不交发动机而延期;另有97架“光辉”Mk1A的订单还在“纸上谈兵”;至于“光辉”Mk2和第五代AMCA项目,虽然天天“画大饼”,但实际进度可能连“龟速”都算不上。
更糟的是,印度空军现役战机即将迎来“退休潮”。
“美洲虎”、“幻影”-2000和米格-29战机将在2030年前陆续退役;到2027-2028年,首批米格-29将“告老还乡”;甚至一些早期服役的苏-30战机也将在2040年代初“光荣下岗”。
印度军工的“软肋”就是发动机,这点连印度专家都不讳言: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的发动机只能靠“进口”。照这速度,本世纪结束前,所有印度“国产”战机和直升机其实都是“洋心脏”。
更讽刺的是,2019年启动的114架“中型多用途战斗机”(MRFA)采购计划已经“躺尸”四年,连政府的“必要性认可”都没拿到,这效率简直让人怀疑印度是不是真的急需战机。
(⁎̴̛⚗️̴̛⁎)☞地区格局重构,谁将主导南亚天空?
随着巴铁引进歼-35,南亚军事天平将明显倾斜。
巴空军战力将“升级换代”,印度长期以来的空中优势将面临严峻挑战,这局面可能逼得印度“急眼”,加速考虑买美国F-35A并全力推进AMCA。
但即便印度现在就行动,在第五代战机这块,数年的技术鸿沟并非一朝一夕间能够弥补。
话说回来,巴铁的“野心”能否实现还是个问号,巴基斯坦经济状况堪忧,严重依赖国际“救命钱”。
国际金融机构看到巴铁一边“哭穷”一边买高端战机,难免会“翻白眼”。
买战机可不是买菜,光歼-35的采购费就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后续维护、训练和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无底洞。
要说巴铁这经济状况,怕也是要“勒紧裤腰带”买战机了。
目前,南亚正面临新一轮“军备竞赛”。
印度国防部已成立“特别委员会”研究空军发展,还在推进500多架战机的“大采购”计划,试图用“数量”弥补“质量”差距。
未来几年,南亚的天空,即将迎来一个“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