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其在国际舞台上立足与发展的关键基石。而军事发展作为综合实力的核心构成,更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防安全与国际影响力。在军事装备的宏大版图中,海、陆、空三方面的装备一直是各国关注与投入的重点领域。众多国家在战机、舰艇等高端装备上持续钻研创新,力求通过技术突破来提升自身的军事威慑力与作战能力。然而,军事装备的范畴极为广泛,坦克作为陆地作战的重要支柱,尽管在现代战争中,海上与空中作战吸引了更多的目光,但在陆地战场上,坦克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坚固的防护以及良好的机动性,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回顾二战时期,坦克在陆地战场上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成为陆军作战的核心装备,深受各国陆军的倚重。

上世纪 80 年代,国际军火市场上出现了一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订单,这一诱人的 “蛋糕” 瞬间引发了美俄这两个军火出口大国的激烈争夺。美国主推的 M60 坦克,以其精准的火力打击能力在当时的国际军火市场上备受瞩目;俄罗斯则重点推销 T72 坦克,其坚固的防护装甲成为吸引客户的突出卖点。然而,对于深陷两伊战争泥潭的伊拉克来说,这两款坦克的高昂价格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当时,在中东地区,伊拉克与伊朗国力相当,在争夺地区主导权的过程中,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引发了两伊战争。战争初期,两国凭借石油出口积累的财富,从国际市场大肆采购先进武器。但随着战争的持续推进,双方将破坏重心转向对方的石油产区,导致两国经济遭受重创。伊拉克为了尽快扭转战局、结束战争,咬牙筹集了数十亿美金,准备购置强力装备来改变战场态势。而在当时的战争局势下,伊拉克最急需的武器装备便是坦克。中国的 69 式坦克以其极具吸引力的价格进入了伊拉克的视野,以伊拉克的预算能够购买上千辆,这无疑可以迅速组建起大规模的装甲部队,极大地增强其陆地作战能力。伊拉克经过综合考量,认为中国 69 式坦克更契合其当下急需扩充装甲力量、提升战斗力且预算有限的实际状况,最终将这笔巨额订单交给了中国。这一决策充分彰显了我国长期以来在武器装备研发上的不懈努力与深厚积淀,我国研发的 59 系列坦克不仅在性能上表现出色,而且价格优势显著,比美俄的同类产品价格低出一半,这让处于战争经费紧张状态下的伊拉克心动不已。伊拉克当即敲定装备采购,并以美金全额支付,110 天后顺利接收了 1150 辆坦克,既有效缓解了经费压力,又切实增强了其在战场上的战斗实力。


在航空装备领域,迪拜航展在阿联酋迪拜酋长国首府迪拜圆满落幕。这届航展上,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中国展出的歼 35 外贸版 ——FC31。在 FC - 31 展台旁,围满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客户,其中既有身着绿色军装的陆军人员,也有身着蓝色制服的空军人员,厂方人员则自信满满地介绍着隐身机的优势。这一情景意味着,中国歼 35 即将打破 F35 在国际五代机市场的垄断,开启向全球销售的新篇章。

FC - 31 从诞生之初就瞄准了外贸市场。1997 年,当美军的 F22 横空出世时,中国迅速立下研制第五代重型双发战机的目标。中国空军向成飞和沈飞下达任务,要求两家公司拿出各自方案进行同台竞争,最终获胜方案的战机将获得空军订单并被赋予歼 - 20 这个军用番号。成飞在歼 10 的基础上,发展出 96 和 98 两种布局方案,并通过验证提出了 “升力体边条翼鸭式布局”,代号 “威龙”。而沈飞受俄罗斯影响较大,提出了三翼面设计,代号 “雪鸮”,其前伸边条翼,主翼为双三角翼,十分强调战机的机动性能,即便不使用矢量发动机也能达到 65 度可控迎角,极限情况下甚至在 90 度迎角时仍有一定控制能力,再配合超音速性能优异的加莱特进气道和双全动垂尾,当时沈飞对自己的方案信心十足。F - 22 的出现明确了第五代战斗机的四个标准,即 4S:隐身性、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超信息化,这也成为了沈飞和成飞方案的考核指标。然而,沈飞最大的问题在于设计理念相对落后。当时俄罗斯秉持机动性决定战斗机一切的理念,而随着现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预警机成为现代空战的指挥核心,隐身性能和视距外打击逐渐成为空战的主流趋势,尤其是隐身性能,在空战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当战斗机不具备隐身性能时,预警机能够轻易发现并锁定目标,而具备隐身性能的五代机则可在视距外发射空空导弹,轻松结束战斗。经过验证,“雪鸮” 的隐身性能与国外先进隐身飞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从隐身效果来看,垂尾、背和腹鳍等都是强散射源,飞机的垂尾与平尾相互垂直构成角反射器,在很大的方位角范围内都有很强的后向反射。简单来说,雪鸮在四项指标中,超机动性表现出色,拿了满分,超音速巡航和信息化达到 70 分,而隐身性能却不及格,是典型的 “偏科生”。相比之下,威龙在各项指标上都达到了 90 分,最终 “威龙” 成功脱颖而出,成为了歼 20。


失败后的沈飞痛定思痛,决定研发一款五代战机进军海外市场,这便是 FC - 31 “鹘鹰”。FC - 31 在设计上采用单座(一名飞行员)、双发(两台涡扇发动机)、蚌式进气道、双外侧倾斜固定垂直尾翼的常规气动布局,与采用鸭翼气动布局的歼 - 20 在外观上有显著区别。FC - 31 拥有后缘后掠式垂尾,后缘顶端也进行切角处理,同时保留双垂尾相隔较远的设计。由于经历了 “雪鸮” 的失败,沈飞全体上下憋着一股劲,在 FC - 31 的研制过程中创造了仅用时 3 个月就完成详细初步设计、13 个月实现首飞的壮举。正如歼 20 的目标对准了 F22 一样,FC - 31 的目标也锁定了着眼全球市场的 F35。2012 年 10 月 31 日上午 10 时,编号 31001 的 FC - 31 “鹘鹰” 飞机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同时试飞两型五代机原型机的国家。

后来,由于国家海军发展的需求,基于中国航母战斗群的建设需要,FC - 31 升级成为歼 35。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歼 35 在 “鹘鹰” 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歼 35 采用一体成形的外观设计,做工精细,实现了机体无缝衔接,外观非常光滑,没有过多暴露的部件和天线,有效避免了可能对战斗机隐身性能造成危害的设计。同时,歼 35 原型机不再采用俄制 RD - 93 发动机,而是换装为涡扇 19 发动机,其发动机采用明显锯齿状排气喷嘴和后机身整流罩。换装双发涡扇 19 中推发动机后,歼 35 在机动性能、航程、作战半径、载弹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相较于国外不具备超音速巡航性能的 F - 35A 联合攻击 / 战斗机,换装 WS - 19 中推发动机的 FC - 31 拥有了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大飞行速度可达 2.2 马赫。

歼 35 同样没有放弃外贸市场,根据迪拜航展的信息,歼 35 的外贸版仍命名为 “鹘鹰”,且出口的 “鹘鹰” 同样使用国产发动机,这标志着中国在五代机市场上成功打破了 F35 的垄断。

“鹘鹰” 拥有众多潜在客户。沙特、阿联酋等中东产油国,资金雄厚,但却无法从洛・马公司采购到具备隐形性能的 F - 35A 联合攻击 / 战斗机。而 “鹘鹰” 参与本次迪拜航展,表明中国航空工业有意将这款中型隐形战斗机推向中东市场。据外媒报道,阿联酋对 “鹘鹰” 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此外,早在 2023 年初,就有外媒爆料,埃及军事生产部(MoMP)或将与中国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协商,从中国购买一批 FC - 31 型战斗机,甚至还想从沈飞引进整体 FC - 31 战机脉动生产线。埃及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武器的忠实用户,如果该机的生产线落户埃及,埃及很可能会为了推销 “鹘鹰” 而积极奔走。埃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不仅地处中东,还扼守苏伊士运河,在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国家中占据特殊地位,因此,埃及一直致力于采购先进武器来保障自身安全。


无论谁成为 “鹘鹰” 的第一个客户,对于美国而言,歼 35 都无疑将成为其在国际五代机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

与此同时,在国际战略资源领域,中国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与坚定的立场。以稀土资源为例,美国一直对稀土有着强烈的需求,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稳定的稀土供应。美国与蒙古签署稀土相关协议,妄图绕开中国实现稀土的运输和获取。然而,中国的一系列举措让美国的稀土计划屡屡受挫。美国试图通过飞机将蒙古的稀土运往美国,却遭到中国领空新规的拦截,美运输机被困在乌兰巴托。在铁路运输方面,蒙古的铁路轨距问题成为运输瓶颈,且想要通过铁路运输稀土必须经过中国,中国的态度和相关规定使得美国的稀土运输计划在中国门口受阻。印度曾试图插手中蒙稀土贸易,精心谋划的三条运输路线最终全部失败。美日韩争抢蒙古稀土,但中国牢牢掌控着运输命脉,无论是港口运输还是陆地运输,都让美国的稀土计划难以顺利推进。美国要求中国开放天津港用于稀土运输,遭到了中国的坚决拒绝。

在其他战略资源方面,中国也不断取得突破。双鸭山褐煤的煤变油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使战机摆脱了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这一成果震动了五角大楼;通辽铀矿的发现,让美国核潜艇的燃料缺口难以弥补;百年焦作铝矿的逆袭,使得波音公司不得不采用中国生产的飞机蒙皮;四川钛矿的发展让空客的 A350 在使用中国钛材时成本大幅增加。此外,四子王旗的萤石影响到了美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平顶山煤矿的煤炭资源吸引了美国电厂纷纷求购。中国在资源领域的不断突破和强大掌控力,让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实力。

综合来看,中国在歼 35 战机研发与国际推广以及战略资源领域的出色表现,充分彰显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航空科技水平以及在国际资源市场上的重要地位。中国歼 35 打破 F35 垄断与美国在战略资源获取上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未来,中国将继续在航空装备研发和战略资源领域稳步前行,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中国也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