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小云雅集》 皮志云著

作家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

全书包括二十余首古诗词、二十余首现代诗、若干随笔感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细腻诗意,发掘不易为人察觉的独特美感。诗歌多以景物起兴,物象丰富而情感变化多端,起伏波连不断。小段随感或谈友谊,或讲爱情,或言工作,或论生活,将迸发的闪光点定格。精短的警句颇含哲理,耐人咀嚼。


诗词滋养我的美丽心灵

皮志云


中国古典文学一贯给人以美的无限遐想。《诗经》,乐府,楚辞,唐诗,宋词,散曲……在悠长的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成为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古人以优美的文风、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工整的曲牌,展现一个时代的兴衰和人文风貌,深入刻画唯美的内心情思,或是强烈的抨击现实的思想情感。诵读它们,能给人以深刻的心灵感悟和启迪,感受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我最早领略古诗词之美,是从叶嘉莹先生的古诗词吟诵开始的,抑扬顿挫,婉转可人。叶先生对古诗词的讲解,情深一往,荡气回肠。从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到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从温庭筠的“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到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还有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句千古绝唱,流传至今,被人传诵。古诗词的美引起我强烈的共鸣。我开始用工整的曲牌和优美的平仄格律来表达个人的现实情感,似乎在向古人倾诉自己内心的隐秘世界。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时常追问自己的梦想,不免感到困惑。于是,萌生了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写成一本书的想法,好细细梳理自己的思绪。我喜欢古诗词的意境,也喜欢现代诗的自由洒脱。我喜欢探究生活中的哲理,感受自然中生命的力量。当我怅然时,文字给我精神的动力,推动我拔高自己。


深秋郊野的夜晚,望着被寒气笼罩的一轮玉色圆月,心头思念的人若隐若现,于是,我写下“寒月锁辉霜浸半”“知否,知否,须共金樽斗酒”。

登山远眺时,羡慕古人归隐山林的潇洒,于是,我写下了“坐看行云辞,闲寻桂子归”。

小院春色怡人,夜晚时坐在窗前,赏一塘春水、溶溶月色,宁静幽然。于是,我写下了“一庭春韶一朝锦”“寂寂欢浓闲落子”。

离开家乡多年,思乡之情越来越浓。年少时所见的那些美丽景致——巍巍而立的岳阳楼和君山、滔滔流向长江的洞庭湖水,千载依旧,永不停息,引发人无限感慨。少年游,不知愁。于是,我写下了“春庭楼,溪亭秋……一寸柔,一寸愁”。

对于现代人来说,以古诗词的方式传情达意,颇具挑战性。作为初学者,守格律而不拘泥,承传统而求新变,方能使古典诗词如老树新花,在当代语境中继续生长。每有佳句得之,恰似瞥见一缕月光穿过千年云层,突然照亮了自己的墨池。我唯愿能把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部分传承下来、流传下去。


除古典诗词之外,我也尝试用现代诗的形式展现生活中的美好。每天清晨上班,看到天边一抹红霞,听着此起彼伏的车笛声,我写下“光的炫亮催醒了初秋的清晨”“期盼心中的火凤凰涅槃重生”。春夏交接的夜晚,看着满天闪闪繁星,我写下“星与心,相映至永远,永远”!还有些瞬间的感悟,似流星划过我的脑海,我用简短的随笔和句子将其记录下来,力求三笔两笔便见情思,这也是古典诗词写作对我潜移默化的培训,让我能以现代语体重构古典意境。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2025年,作家出版社为读者准备了这些好书

《在 或不在》:“最美的书”到底有多美

新书推荐 | 《大海风》: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渔业史与航运史


排版:邓 宁

编辑:祁创祎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