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姊妹》正在热播,相信很多观众朋友都喜欢何家的老大家丽,最讨厌的角色就是老六家喜。

老大从小为这个家付出,牺牲掉自己的爱情,选择了条件相对较好的建国,一起扶持这个大家。



最后还为了让父亲如愿,让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姓何,这在那个年代,可以看出建国的心胸可真大。

若是没有何家的几姊妹的拖累,家里的生活条件肯定是很好的,至少比起老四家欢来说肯定绰绰有余。

老大家里全心全意地付出,最后却被老六赶出去流落街头,全因为她做错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件:习惯性付出

不是说这样的人不好,往往付出型人格最后受累的永远是自己。

总是压抑自己、甚至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满足他人的期待,却忘了温暖那个角落里的自己。



在几姊妹需要跑工作的时候,她任劳任怨地干,最后还没有得到一句肯定,反倒埋怨她速度慢。

在小年结婚需要换婚房的时候,宁愿自己老两口受委屈,也要为儿子搞一套三室两厅出来。儿子只管索取,从未想过回报父母。



第二件:住房不给钱

何家的老房子在父亲去世以后,第一继承人肯定是美心,但是美心对这个房子的归属有意见。

家里一共有六姊妹,按理来说平分每人分一份,就是最好的结果。老大搬回家住为了照顾奶奶,短时间肯定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时间久了,姐妹多了,就像老六一样,心气小的人颇有微词。

建国早就告诉过家丽,应该多少给点房租意思一下,可是家丽没有同意。



第三件:不懂得争取

其实在家丽决定搬回家住之前,应该让姐妹们都再召开一次家庭聚会,讨论一下房子的归属问题。

可能家里多年来,觉得都是自己人,不用分这么清,就模糊了这个问题。

奶奶在世的时候说了这个问题,认为家丽为家里付出最多,补贴最久。何况儿子也是姓何,按理来说也算是何家的孙子,应该留给老大。



可是这仅仅只是奶奶的一面之词,没有经过大家同意,应该在家庭聚会上提出来,解决掉这个问题。

或者白纸黑字地立下遗嘱或者字据,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可错就错在家里不懂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个道理,她习惯了承担一切。



第四件:遇阻代跑

其实照顾奶奶这件事首先是母亲美心的责任,因为感激奶奶的养育之恩,大姐便义无反顾地搬回老家,却没有想到最后还要被母亲诬陷想要霸占房子。

由于父亲去世,家丽在家中承担了母亲的角色,导致很多时候美心拎不清状况。



这件事家丽可以辅助,而不是打头阵,她可以让母亲照顾奶奶一段时间,知道不容易后再和大家商量一起照顾奶奶的方案。

而不是自己大包大揽,越俎代庖。美心肯定有的时候觉得在这个家,自己没有用处,太过依赖于老大。



第五件:忽视母亲的需求

老大一家在老宅住,跟母亲美心住不到一起的很大原因就是饮食。因为奶奶年迈,牙口不好,总是喜欢煮稀饭。

母亲美心多次提及自己想要吃肉,家丽可能为了方便,就没有重视母亲的需求。

既然家丽在家专门照顾老人,为什么不能单独给奶奶开小灶,煮一些软口的餐食。



而他们自己想吃什么,也可以按照心意来,不用为了奶奶一个人,让全家人迁就她。

时间一长,母亲就觉得家里眼中只有奶奶,没有自己。

家丽夫妇生活上太过节俭,所以在被赶出家门以后,美心逢人就说他们小气。



最后一件:错信父母爱自己

这是家里犯的最大一个错误,家中姊妹众多,母亲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她太过自信,认为凭着血脉亲情,自己的付出,母亲对自己也不会差到哪去。

可是没有想到,美心没有那么爱自己,所有的偏爱都给老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