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两江新区翠云街道组织辖内社区联合重庆左岸环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垃圾分类志愿者开展一场以“分类新风入万家”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活动。此次活动通过“一对一”上门宣教、个性化指导等形式,将垃圾分类知识精准送达居民家中,推动绿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进一步巩固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

入户讲解:从“知”到“行”精准触达

活动当天,由社区网格员、垃圾分类志愿者组成的宣传队伍,深入云竹路、云卉路等多个社区,逐户发放《垃圾分类投放指引》等资料,并结合居民家中常见的垃圾类型,现场演示分类技巧。例如,针对厨房产生的厨余垃圾,志愿者指导居民使用专用收纳袋密封存放,避免异味;对于易混淆的废弃化妆品容器、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则为居民详细讲解安全处理方式。



互动问答:破解分类难题

为增强宣传实效,此次活动特别设置“分类答疑”环节。志愿者在入户宣传过程中模拟家庭场景,邀请居民参与分类小测试,并针对错误分类案例进行纠正。例如,一位居民误将陶瓷碎片归入可回收物,志愿者耐心解释其应属“其他垃圾”,并强调正确分类对后端资源化处理的重要性。此外,工作人员还推广“小熊分分”积分打卡系统,鼓励居民通过日常分类积累积分赢取奖励,激发长效参与动力。



居民反响:从“旁观者”到“践行者”

“以前总觉得垃圾分类麻烦,今天志愿者手把手教,才发现其实很简单!”家住云卉路社区的刘女士在参加活动后感慨道。许多居民表示,入户宣传形式更贴近生活需求,尤其是针对老年群体和上班族的个性化指导,能有效解决分类中的实际困惑。该活动共覆盖居民1500余户,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现场解答疑问200余条,进一步提升居民分类准确率。



长效推进:构建全民参与新格局

翠云街道垃圾分类负责人表示,此次入户宣传是该街道“家校社企”协同机制的深化实践。未来将持续创新宣教形式,计划结合翠云街道特色推出企业“分类达人”评选、智能回收设备试点等项目,同时联合该公司完善社区分类设施和督导体系,推动垃圾分类从“新时尚”转化为“新习惯”。

通过精准化、常态化的宣传引导,翠云街道正逐步构建“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垃圾分类共治格局,为两江新区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区注入新活力。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