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林冰莹 记者 余闯)2月20日,青海省教育数字化工作部署会召开。会议旨在明确方向、凝聚共识、压实责任,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数字化重点工作任务,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与教育治理能力提升,探索全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推动青海省教育数字化纵深发展。青海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申红兴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现场。李巍 摄
会上,青海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甘昌福对《青海省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意见》明确提出从技术应用到教育变革的转变,以“教育变革”为核心目标,强调数字化不仅是技术手段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全面升级;提出(东部、环湖、青南)“分区域、分阶段、协同推进”的教育数字化发展模式,打造“1+6+N”青海教育数字化发展体系,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数字化生态体系。《意见》的出台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与实践路径。
智慧教育试点区、试点校代表各地各校推进教育数字化作了交流发言。西宁市城西区结合地域特点、教育资源现状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实施“1135”总体目标,即建立1个数字基座,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教育数据互联互通;海北州海晏县祁连山中学通过全面推行翻转课堂、深度应用智慧教育融合平台、创新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山东优质资源等举措,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中学以“先学带动共学”“活动推动应用”“课题促动研究”“培训提升质量”的“四轮驱动”策略,着力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
会议要求,教育数字化工作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全省教育系统必须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在契机中谋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一要在持续提升应用水平上下功夫。坚持“应用为王”、强化3I(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理念,组织指导各地各校基于国家平台资源和工具广泛开展教研活动、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应用,探索运用国家平台开展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二要在加强前瞻布局上下功夫。以智慧教育试点区、示范校为基础,在小步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扩大试点范围,帮助指导更多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开展人工智能实践创新应用,促进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三要在持续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上下功夫。健全完善全省教育数字化专家库,分级遴选培育“专家型+骨干型+胜任型”三支队伍,引导各地各校建设培育一批教育数字化应用带头人和技术明白人。四要在完善基础支撑环境上下功夫。打造青海智慧教育数字基座,上通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下接各地各校相关系统平台,有效构建国家、省、市(州)、县(区)、校五级贯通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五要在完善制度机制上下功夫。各地各校要立足实际,健全完善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统筹推进机制,协调各方力量,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协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数据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省教育厅相关处室、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各高等院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作者:林冰莹 余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