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郑翅)春节假期期间,各地各高校通过精准岗位推送、精细就业指导、精心帮扶对接和就业实习实践等创新举措,为2025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全链条就业服务。

数字赋能,打造“云端”就业服务矩阵。针对寒假期间学生分散的特点,各地各高校依托部、省、校多级就业服务网络平台,构建线上就业服务体系。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推出12场线上专场招聘会,近5万家企业累计发布岗位信息104.9万个。贵州省教育厅开展线上双选会和直播带岗活动,助力毕业生“一键求职”。东北林业大学推出智慧“就业超市”,点对点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太原科技大学开展求职技巧“云课堂”、求职准备“云实训”、就业手续“云办理”等系列活动。

江西、宁夏等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访企拓岗活动,全力为校企双方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东华大学明确重点单位拓展目录,寒假走访企事业单位28家,拓展就业岗位800余个;黑河学院赴江苏、北京等地20余家重点行业企业实地考察调研,为毕业生“组团式”就业“铺路搭桥”……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班子主动“访地拓岗”“访园拓岗”,深化政校企地协同联动,多渠道深挖岗位资源。

寒假期间,各地各高校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群体,用心用情开展精准帮扶,织密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网。云南省教育厅实施省级“宏志助航计划”,推广使用智慧就业平台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系统。天津理工大学实施“志远逐梦”毕业生就业帮扶计划,为重点群体配备专属导师“一对一”精准帮扶,积极化解学生求职就业急难愁盼问题。

实习实践、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利用寒假返校窗口期,各地各校助力毕业生打通就业能力提升“最后一公里”。在山东,“学子看家乡”专项活动动员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科技园区、实习基地、基层一线等参加实习实践、职业培训。在重庆,西南大学开展“职场体验日”活动,组织适配企业招聘专业的20名留校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明确职业定位。在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带队140支实践团赴省内70余个县域产业集群代表企业开展实践调研。

家校共育,构建就业信心支持体系也尤为重要。安徽师范大学举办线上家长会,组织重点学生群体“云家访”,针对考研考编热、慢就业、缓就业等现象,与毕业生家长深入沟通,引导家长帮助毕业生合理定位发展目标。云南中医药大学开展10余场“家校同行促就业”主题班会,向学生家长解读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家校同向同行形成促就业合力。

下一步,教育部将适时部署开展“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指导各地各高校抢抓春季促就业关键期,全力促进2025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作者:郑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