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3日,杨浦召开推进高水平安全发展大会,着力在全区上下进一步树牢“大抓安全、抓大安全”的导向,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在上海杨浦区的黄兴路上,一座近30年房龄的老旧商住楼——中通大厦,历经一年多“脱胎换骨”的改造,于春节前焕发新生。这场以“科技赋能”为核心、以“民生温度”为底色的综合改造工程,不仅破解了老楼燃气泄漏、消防安全隐患、电力系统老化等历史难题,更探索出了一条政企协作、技术攻坚、共建共享的城市更新路径,成为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


问题“摊”出来 难点“亮”出来

多部门协同助力老房安全感“拉满”

中通大厦1997年竣工交付。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楼在燃气、电力、消防设施使用与维护方面逐渐暴露出较大的安全隐患。2023年上半年,市北燃气公司在多次入户安全检测中发现大楼存在燃气泄漏问题,遂紧急采取了临时停气措施。同年7月19日,杨浦区建管委组织专家对大楼安全性进行了现场查勘评估,确认大楼存在严重的燃气用气和消防安全隐患,建议立即停止供气并进行整体安全性改造。

“停气过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专业团队排查隐患,并聘请了第三方机构调取了原始平面图纸和资料。通过现场勘查,发现大楼的消防,如水系统、报警系统、排烟系统等因缺乏有效维护,部分设备处于失效临界点。针对大厦商业部分产权关系复杂的情况,支队也落实消防监督员会同属地街道和相关部门一家家上门摸排,逐一登记建立消防隐患治理清单。”杨浦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三科副科长李祥麟告诉记者。


发现问题及时汇总,多管齐下。杨浦区建管委牵头组织,上勘集团、燃气、消防、电力等各行业专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大楼安全性进行了现场查勘评估,以“保安全、保民生”为中心,确立了对大厦进行整体安全性改造的总方针。历时一年多时间,燃气、电力、消防专项工作小组经过对大楼历史遗留安全问题的深入分析,针对资金、技术、程序三大类关键问题,克服种种困难,推动中通大厦燃气立管综合改造项目如期竣工并通过验收。

“整个工程就像一个多面体,每一个面都要精准发力。我们消防在改造方案执行阶段,把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和排烟系统都重新更换,对所有消防水系统涉及的管网和水泵进行了更新提升,包括沿街门面所有的喷淋管网,里面的水全是通过新更换的水泵加压输送的。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它会第一时间扑灭初期火灾,起到关键作用。”杨浦消防救援支队李祥麟介绍。


8座箱式变电站如何顺利“座舱”

智慧赋能“智造”更放心

地况复杂,怎么破题?在综合改造过程中,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跨前服务,组织相关专业联合勘查,反复沟通用电细节,迅速确定最优电源方案、通道方案和电缆敷设方案。

在“高压”改“低压”的方案实施过程中。八台箱式变电站的选址成为了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中通大厦东侧、南侧和北侧场地均因条件受限,不具备安装八台箱变的条件,只能在西侧约6.5米宽的场地内想办法。但西侧场地状况复杂,地面下0.85米就是地下车库的顶板,而且布满了燃气、消防、给水、雨水、污水等各类管线。地面上又有垃圾房、水泵接合器、消火栓等设施,且需要满足消防通道的要求。


上勘集团积极协调,配合供电公司及所属设计院,通过调阅原始图纸、现场实地踏勘以及采用物探的技术手段,探明地下管线,并在局部开沟槽进行验证后,提出了综合解决方案。“比如,协调市北燃气公司调整燃气管线位置;协调消防部门调整水泵接合器和消火栓的位置;协调‘三驾马车’调整垃圾房的位置。最后一步,西侧场地全面开挖,重新规整消防、给水、雨水、污水等各类管线,留出箱变及电缆沟的位置。最终在西侧约6.5米宽、0.85米深的空间内,既实现了八台箱变的顺利安装,同时也保证了消防安全通道的畅通。”上勘集团建筑设计院院长梁明告诉记者。

针对居民“装表到户、享受优惠电价”的核心诉求,供电公司“容缺受理”,以“客户经理+项目经理”的双经理服务制提升客户用电获得感和满意。改造后,居民用电成本显著降低,商户供电可靠性全面提升,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项目通过“政府配套+企业支持+用户分担”多元筹资模式,有效减轻居民负担。作为杨浦区首个高层建筑“高改低”示范工程,中通大厦改造不仅破解了老旧楼宇供电升级共性难题,更探索出政企协作、共建共享的城市更新路径,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宝贵经验。

做技术也要会“翻译”

老房如何寻找燃气改造最优解

燃气立管的由“内”改“外”,实现了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和消除安全隐患,也使得居民家中的房屋结构改动工程量变得最小,充分保证了居民家中的通风、采光等日常需要。


为大楼“量身定制”,燃气立管势必要改,怎么改顺应民意?如何做安全指数最高?项目开展前期,市北公司在杨浦区政府、街道、居委、物业、业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对中通大厦进行了反复走访、细致踏勘,在严格按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兼顾经济性以及业主的实际需求,经多领域专家反复论证,制定了使用电动吊篮在建筑外墙敷设燃气立管的施工方案。这一创新设计既满足了居民的用气需求,又彻底杜绝了内中庭密闭空间燃气泄露的重大安全隐患。

“我们当时是拿出了3套方案来和居民交流的。其中,中庭走燃气管道的方案和完全取消燃气的方案被大家否决了。这个过程是比较耗时的,毕竟专业化的东西怎么让居民理解,是需要充分准备的。技术领域的同事说,自己回家讲给妈妈听,等80岁的妈妈能听懂了,那大家和居民交流肯定也没问题了。”上勘集团建筑设计院院长梁明说,当时把居民请到专家评审会现场,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与居民交流沟通。花费三个月的时间,开会二十余次,燃气立管的改造方案终于出炉。

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北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克服了包括外墙施工高空作业、建筑外立面特殊、外墙设施设备较多、业主需求不一等各种困难,攻坚克难,砥砺推进。同时,项目加强施工质量监管,确保多领域论证的施工方案能够落地。


中通大厦燃气综合改造工程的顺利完工,标志着杨浦区实现了目前为止燃气建设领域外墙排管“最高高度”“最大难度”项目的成功建成,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这一改造工程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更为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据了解,以中通大厦燃气综合改造工程为样本,根据市级有关部门要求,杨浦区建管委联合燃气公司对区域内楼宇建筑进行全面核查。经排摸,无锡大厦、凌武大厦和同济大学教师楼存在燃气泄露安全隐患。对此,燃气部门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并进行托底抢修。区建管委会同属地街道、同济大学校方、市北燃气细致会商改造方案,协调各方共同推进改造工作,于2024年全部完成整改任务,消除安全隐患。同时由点及面,依托区燃气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全区燃气安全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公共场所用气、燃气场站检查,“瓶改管”民生实事工程等工作,不断夯实燃气安全基本工作,切实有效预防和减少燃气事故的发生。

文字/图片:王歆瑜

编辑:吴百欣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