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TWO SESSIONS
继续关注两会看民生,今天我们来说说养老的话题,咱们平常都说,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如何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是一个摆在大家面前的现实课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就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这里是位于许昌市延安路附近的许昌颐养中心,作为许昌市一家规模较大的养老中心,这里共有床位538张,现在入住老人160位。在这里,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考虑到了,住得舒不舒服,吃得合不合口味,日常娱乐活动是不是满意,包括室内空气有没有异味,每一个细节都被认真对待,所以入住的老人对自己的养老生活也都非常满意。
老人 刘西英:
住了两年了,哪儿都好干净,我儿子同学来说这里像旅社一样,我说就是。
老人 杨端:
我住快三年了,在这儿住着可好,收拾得干净,食堂做饭吃着也很有味。
老人 宋海燕:
我住这三年了,我在那一个养老院住了两年多,根据我住养老院的体会,现在都说养老养老,健康长寿,什么样算健康长寿呢?
宋海燕老人的这个问题既是问自己,也是在问大家,怎样算健康长寿?怎样算安度晚年?可能就是一处温暖干净的居住环境,一餐可口的饭食,每天愉悦的心情,健康硬朗的身体吧。而宋海燕老人的对于自己的老年生活,还有一个需求。
老人 宋海燕:
只在屋里吃了睡,睡了吃,这不行,得有个活动场合,这儿的活动环境好,春天各种花都开了,春暖花开,冬天这儿有暖气,老人的活动量这儿能充分保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2024年,全市37家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成老年助餐场所463个;
2024年,我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具有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区域协调、服务转介等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2024年,我市养老护理员培训2380人次,新增养老服务技能人才2531人,新增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1512人;
截至2024年,全市463个老年助餐场所已建成并陆续投入运营,其中老年食堂110个、老年餐桌194个、老年助餐点160个。务实办好惠民实事,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这里是魏都区养老服务运营中心,作为一站式解决老人养老问题的服务机构,养老顾问每天都在为市民的养老问题解疑答惑。养老顾问又称养老管家,是由政府组织实施,利用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机构和人员等资源,为市民特别是老年人寻找养老服务提供便利、指导和支撑的一项便民服务工作。
魏都区养老服务运营中心2024年初正式运营,其中养老顾问服务清单包括十项服务内容,涵盖了政策咨询、服务推介、辅助器具租赁、家庭适老化改造、护理照料、康复服务、心理辅导、法律咨询、养老信息巡回宣介以及养老机构宣介、人员输送。
魏都区养老服务运营中心养老顾问 朱彭伟:
魏都区养老顾问自2024年三月份推行以来,依托全区28个养老机构,13个街道行政服务大厅以及89个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分级成立“养老顾问”工作站和服务网点,组建魏都区“养老顾问”专家服务团队16人,为辖区老人提供政策咨询、养老院推荐、老年辅助用品租赁、家庭适老化改造、居家上门服务链接等。
魏都区养老顾问的推行,对全区的养老服务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整合,打通了养老供需渠道,满足了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需求,并不断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和方法。
聚焦
两会
2023年,我市就提出加快建设具有许昌特色的“12345”养老服务体系。
1、明确一个目标,打造许昌养老品牌。
2、打造两个平台:即打造市、县、乡、村上下贯通的四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从事养老事业产业发展的国有资产管理平台。
3、实现三个贯通:医养康养医保政策贯通;机构、社区、居家贯通;养老服务与幼教幼育、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便民服务等贯通。
4、构建四个体系:即养老政策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服务运营体系和综合监管体系。
5、强化五个保障:即组织、资金、场地、人才、机制保障。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养老也提出了新的目标“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12345”养老服务体系,推动12所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助餐服务覆盖60%的城镇社区和20%的农村社区,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本文为原创作品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为许昌零距离原创作品,凡标注“本文为原创作品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的,一律禁止转载;凡未标注禁止转载的,转载时需在正文开篇位置准确标注来源“许昌零距离”,并完整标注原作者、编辑人员信息,链接原文地址;引用内容不可断章取义、过度解读或误读;引用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不可进行剪裁、剪辑处理。如违反上述情况,一律按侵权处理。
来源:许昌零距离
编辑:皮一男
审核:英娜
监制:杜民
扫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