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们按时把饭菜送到孤寡老人手中,和他们聊聊家常、嘘寒问暖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一些失能老人理发、测血压……你们辛苦了,给你们点赞!”

最近,沿江街道冯墙社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南钢的退休工人王爷爷手写的一封感谢信,工整的字迹、真诚的话语,字里行间表达了他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谢意。


每天上午,68岁的王爷爷都会来到红石榴读书角,看看报纸、借阅书籍;中午时分,他前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享用午餐;下午,则在日间照料室接受按摩理疗。


走进冯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摆放的禅椅和象棋桌。老人们有的围坐在一起,专注地下着棋,有的则悠闲地打着扑克。而在隔壁房间,先进的脉搏波血压计和舒适的按摩椅一应俱全。


近年来,冯墙社区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楼约300㎡活动区域进行提档升级,设置“文娱服务区、康养服务区、日间照料区、综合服务区”四大便民区域,配备呼叫中心、时间银行、智能检测、无线体检、智能面部诊疗仪等设备,增设“理疗、理发、助医”等17项志愿服务,为老人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在这里,老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检测设备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智能面部诊疗仪则为老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健康监测服务。此外,中心还开设了通俗易懂的智能手机教学课程,帮助老人们跨越数字鸿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中午11点30,中心一楼,老人们正在排队进行取餐。清炒土豆丝、蚝油生菜、青椒肉片……菜品荤素搭配,多以口味清淡、软烂易食为主。

“这里有人专门负责营养搭配,吃得特别健康。”王爷爷说,在这里,一边吃饭还能一边和朋友聊天,感觉很惬意。


同时,为了让辖区重残等老年群体也享受到“舌尖上的美味”,中心配备“护理工+志愿者”服务队伍,对辖区36名老年人开展送餐上门服务。

家住冯墙社区的李奶奶,因腿脚不便长期居家,以往吃饭都是将就着对付几口。自从有了送餐上门服务,她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饭菜。“这些孩子可真好,每天都按时给我送饭,饭菜的味道也合我胃口。” 李奶奶说道。

“护理工+志愿者” 服务队伍的成员们不仅送餐,还会在送餐过程中与老人们聊上几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如果发现老人有什么困难或者身体不适,他们会及时反馈给社区和养老服务中心,以便尽快为老人提供帮助。


不仅仅是送餐,冯墙社区还以43户行动不便、高龄独居、家庭困难老人为试点,在“互联网+”的助阵下,搭建起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与老年人居家的三级服务平台。社区统一安排专人入户安装一键式智能呼叫设备,依托专业机构智慧探访关爱系统,提供线上电话探访、语音广播、用药提醒等亲情化智能关爱服务,形成了“定期关爱、常态监测、主动呼叫”的全方位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安全感满满的“24小时全天候守护”。

冯墙社区的街巷里,最后一位送餐志愿者的电动车正驶过爬满夕颜花的围墙,保温箱里装着刚出炉的饭菜,是养老服务触达人心的温暖。

素源 | 沿江街道

文 | 范馨儿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