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网友发帖称,快讯!快讯!这两天浙大官网悄悄改了招生政策,浙大机械学院撤下了“英语不过线不予录取”的公告,浙大这波操作是为了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吗?



不禁让我想起2015年王兴兴因为英语差2分被浙大拒录的往事,当时浙大机械学院发布公告,英语不过线不予录取,手握机器人专利的天才少年王兴兴当然是英语不过线的,被浙大拒录。王兴兴上了上海大学,在他上大学时15年前就读于松江大学城的他,已经把四足机器人从上百万元的成本压到2万元,这也难怪波士顿动力一直占据四足机器人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宇树科技则让波士顿动力退出消费级市场。

王兴兴甚至说过要让四足机器人比智能手机还便宜。如今的王兴兴已经是亿万富翁,他的公司宇树科技拿下了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的头把交椅,并且向母校上海大学投资8000万,建立智能研究院,成功反哺母校。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据公开资料显示,当年王兴兴因英语差被浙大拒之门外,转而去了上海大学读研。如今,他创办的宇树科技因四足机器人火遍全球,连带他与两校的故事也被大众扒出。



王兴兴从小就对机械和编程展现出浓厚兴趣,课余时间常泡在图书馆钻研相关书籍,还自己动手制作简易机器人。

高考时,他凭借优异的数理成绩获得了参加浙大自主招生面试的机会。面试中,他对机器人领域的独特见解让教授们眼前一亮,可最终因英语成绩未达浙大要求,与之失之交臂。

无奈之下,王兴兴选择进入上海大学,继续深耕机器人专业。大学期间,他组建团队参加各类机器人竞赛,屡获佳绩。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懈努力,研究生毕业后,他创办了宇树科技。

创业初期,团队面临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等诸多难题,但王兴兴凭借对机器人的热爱和执着,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宇树科技成功研发出高性能的四足机器人,不仅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还迅速打开国际市场,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新星。



  •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纷纷议论。

有网友表示,我同学也是,考浙大研究生,总分超过很多,就是英语没过,被刷了,专业课接近满分,数学也是比较高的分。

有网友感慨,这种人才是“今日你以母校为荣,他日母校以你为荣”。我这种毕业20年了人生高光时刻还是考上大学的时候。

有网友认为,英语扼杀了部分人才,英语就是是一个不是那么必须的工具而已,为什么上升到这么高的高度。王兴兴后面如果因为搞机器人必须要用到英语,我相信肯定能学好。身边有这样的例子,英语差上个普通本科,进入外资企业,日常邮件汇报用英语,现在已经说些很好了。

有网友评论,如果当初把英语放在副科,中国可以再前进十到二十年。

有网友分析,高考英语是150分,这个比值太大了,对于理科来说,英语比物理更高是不合适的,会筛掉原先不该被筛的的人。要降低英语分值,提高物理分值。

有网友调侃,上海大学得了8,000万,浙大感觉丢了一个亿。

有网友总结,那些偏才怪才要引起足够重视,不拘一格降人才,英语只是工具,有了Ai,没必要对英语要求过苛。



  • 确实让人汗颜啊!那个被英语卡掉的天才,如今血洗机器人江湖!

十年前松江大学城的实验室里,一个男孩整天拆二手电机焊电路板。浙大教授们绝对想不到,这个英语59分的"偏科生"王兴兴,带着宇树科技横扫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时,波士顿动力连夜卷铺盖退出消费级赛道!

今年春晚48台H1机器人热舞,让王兴兴一战成名。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大学徐匡迪楼新挂的智能研究院牌子——当年收留他的母校,现在躺着收8000万科研经费。

这一现象事件,不得不让高校领导们反思,教育不该是流水线,天才的偏科才是颠覆世界的火种。在选拔人才时,是否应更加全面地考量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而非仅依据单一学科成绩,从而避免错过更多像王兴兴这样的创新人才。至于所谓的类似于英语瓶颈,完全可以用AI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