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重庆市商务领域去年以来大力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家电换“智”、汽车换“能”、家居换“优”等活动,生活品质实现从“换新”到“焕新”的升级。
随着消费品大规模向“新”出发,换下来的“旧”又去向何方?为此,重庆以完善的资源回收体系,交出一份“绿色转型答卷”。
家电家具拆解回收再利用
“去旧更容易”
近日,商务部公布全国首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企业名单,来自重庆的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益信科技有限公司双双上榜。
据了解,重庆市商务委近年来通过项目扶持、政策赋能和产业联动,推动相关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助力益信科技建成“城鱼回收”智能化平台,平台实现废旧家电家具“线上预约—智能估价—全程溯源”,年回收量突破4万吨,年服务企业和消费者60余万次。市民家中有废旧家电、家具需要处理,只需在微信小程序或“城鱼回收”APP上填写相关信息并选择回收时间,系统会自动安排回收人员上门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其处理进度,确保回收过程透明、可追溯,不仅提高了回收效率,还提高了用户的参与感和信任度。
支持中天电子建成西南地区处理能力最强的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及下游拆解产物深加工自动化智能化工厂。该企业年处理各类电子废弃物200万台,资源利用率超98%。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台废旧电视机经过拆解,金属、塑料、玻璃等材料被分别回收再利用,制造出新的电子产品、建筑材料、陶瓷产品等,几乎没有任何废弃物被填埋或焚烧,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还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下一步,重庆市商务委将充分发挥试点企业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落地见效,真正实现“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
打通汽车绿色循环产业链
“最后一公里”
除了家电回收,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也让报废机动车的数量显著增加,并出现拆解产能过剩、报废程序繁琐等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两新”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汽车报废更新政策的全面落地,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重庆市商务委积极改革创新,力求破解行业难题。聚焦推动产能合理化、准入绿色化、管理智能化、行业自治化和整治常态化,重庆市商务委依法注销未按期重新通过资质认定的企业,取缔一批“小散乱”拆解网点,减少市场中的无效供给。严格把关资质认定过程,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力度。在国内率先启用“报废机动车回收数字化管理平台系统”,实现与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实时互通,企业在当地10分钟内即可完成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的信息录入、盖章用印以及出证。
此外,重庆市商务委还推动成立了重庆市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协会;联合多部门出台《重庆市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推动行业的交流合作和专项整治。
在切实举措下,目前取得资质认定的企业均通过环评,取得排污许可证,并签订危废处置协议。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率高达95%以上,企业实现100%“入园”。2024年,全市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31.4万辆,同比增长25.1%,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有效提升。
(俞 芳)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