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梅山经济发展中心
释放战略优势全面提能升级
激活开放科创向“新”引擎
春来万象新,奋进正当时。
新的一年,梅山经济发展中心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面释放开放、创新、资源、空间四大优势,抓项目、兴产业、聚人才,推动重点产业链提能升级,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不断夯实北仑重要经济增长极的坚实基础!
宁波梅山综合保税区
(一)
筑牢产业之核
推进经济稳进提质
一是培优招强,实现市场主体再扩容。
稳存量、优结构、引增量,重点招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关注工业品、中间品供应链、半成品供应链等批发业项目招引培育。2025年确保限上商品销售额突破一万亿,力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综合收入达400亿元。
二是靶向发力,立足优势产业寻突破。
加快梅山湾生命科创园建设,立足医疗器械、医学美容方向,区内区外同步开展优质项目招引,2025年争取新招引落地项目5个。着力突破保税制造领域项目的招引,全年力争引进实体项目一个。
三是项目为王,夯实产业发展硬支撑。
重点保障梅山重大港口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年底项目完成进度超过50%;跨境贸易数智枢纽港、梅山冷链二期和万航梅山总装基地年底实现竣工验收。力争六横高速一期工程上半年全线通车,优化梅山片区交通组织,构建客货有序的港城交通组织体系,进一步提升梅山片区道路交通和港口运输效率。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
(二)
聚合政策之力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一是扬长补短,全力推进现有贸易平台提质扩量。
依托梅山国际冷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发挥自贸区、综保区、港区综合叠加优势,构建供应链生态体系,打造具有特色的优质蛋白资源配置基地,力争2025年进口冷链贸易量突破100万吨。建强汽车出口综合服务平台,优化出口汽车贸易流通综合环境,以降低制度性成本再塑竞争新优势,赋能产业链提质增效,2025年梅山口岸出口汽车5万辆以上。
二是多措并举,做强跨境电商出口海运枢纽中心。
支持亚集等跨境电商物流运营主体做大做强,力争成为全国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单体项目出口额第一;力促跨境贸易数智枢纽港尽早投用,招引跨境电商头部企业、数字物流企业、生态服务企业,探索建设“直播+平台+跨境电商”综合产业链。深化政策研究、强化助企服务,积极应对国际经贸形势变化影响,赋能企业降本增效。加强自贸创新改革,争取试点制度创新、改革案例1项,实现梅山综保区排名前进3位,助力北仑枢纽强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是聚焦定位,探索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
对标“三基地两中心”的目标定位,以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为引领,深度发挥综保区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锚定“储运贸工服数”六个环节,围绕铜、镍等工业和新能源基础原料,冷链优质肉类蛋白资源,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招引交易平台和贸易主体,推动“走得顺”“存得住”“进得顺”“出得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三)
育实科创之果
加速赋能产业创新
一是创新驱动,释放大院大所动能。
充分用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宝贵财富”,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赋能区内优质企业转型升级。在低空经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和海洋科技等领域,引导用足用好空间、平台、人才资源和自贸创新政策,招引合作方、校友圈的优质科创项目落户梅山。
二是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发挥大院大所人才集聚、创新引领等效应,加大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和培育,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大力引进价值链、创新链上下游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积极举办学术论坛、项目路演和产学研对接活动,全力打造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高地。2025年,力争引育高层次人才25人,入选市级以上人才项目12个。
三是平台跃升,锻造科研攻坚重器。
重点推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推动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持续提升科研攻坚和成果产出能力。支持宁波大学的海洋产业研究院建设,加快开展海洋科技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海洋新质生产力研究。
来源丨记者 刘唯 成百舸 通讯员 陈骞
一审丨郭梓谦
二审丨沈焰焰
三审丨张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