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秦邦现,文字整理/伊河生活】

年龄大了,总爱回想起年轻时的事情,现在才意识到,属于自己的终归会到来。

1976年3月,我从黄河北的一个小县参军入伍,新兵下连后分到军区司令部直属的一个仓库当兵。



1

但凡仓库,一般都不会在城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大多在偏僻的山沟,我们这个仓库就属于后者。仓库在一个大山沟里,三面环山,一面朝向镇里面的公路,从仓库到镇里去,坐车也要半个多小时。

然而,当连长在宣布分配名单,得知自己分到仓库检修所木工班时,心里一愣:我到仓库新兵连已经三个月,对仓库里面的单位也知道了个大概,我们班长就是保管班的班长,他和我们说,保管队是干业务的,无论是当班长还是提干,都是第一个优先考虑的专业方向,因此,我心里早早就瞄着保管员的岗位……

作为一名战士,我最终还是接受了工作分配。

但是,一到木工班却心里凉了半截。说是木工班,其实就是一个很大的木工加工车间,在车间一角的小屋里,放着几张桌子,这就是木工班。木工班的杨班长是一个长一脸络腮胡子的湖北兵,他说的话我还有点听不太懂。

我是直性子,心思都写在脸上,也许是自己一直闷不吭声,带兵经验丰富的班长看出了我的心思,不过他没有说话,默默给我的茶缸里倒满热水,还把帆布手套放在我的桌前:干活时小点心,防止扎伤手。后来我才知道,无论是锯木头,或者加工包装箱,即便戴上手套,木头上的细刺也偶尔会扎到手的。

一天,当我和战友饭后散步,发现政治处正在宣传栏里张贴宣传材料,而我在新布置的宣传内容上,却看到了我们班长的事迹。令我吃惊的是,杨班长因为工作扎实、事迹突出还被记了三等功,就在我们分到仓库的那个月,他还到武汉出席



了军区直属队党委的表彰大会,这时,我才知道班长已经是入伍7年的老兵,他同时被军区直属队树为“老山沟”的典型。

看着他的事迹,我不禁为自己的无知和浅薄而脸红,没想到木工班一样可以当典型、受到表彰,从此后,我暗暗把杨班长当作学习榜样,认真学习木工业务。在班长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从一个对木工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渐渐成为各种木工工具都会使用、不怕吃苦的战士。

2

1978年3月的一天,所长通知我们突击为库房加工一批货架。3月份山沟里气温还很低,木工车间的大门关闭着,但我们在里面却干得热火朝天:电锯在解着大块的木头,我和另外几个战友则忙着加工货架的腿和档板……灰尘弥漫了整个车间,口罩也被我们戴成了灰布。

突然,车间一角突然冒出了火花。木工车间到处都是木材,在这个地方发生火情可不得了。

当时,我闻到了一股味道,猛地抬头发现起火的地方离我不远。于是,我大喊一声:起火了!当时,车间里还没有配发灭火设备,外面右侧有一个水池和沙子,我三步并做两步迅速跑向起火处,发现是配电盘的电线起火,掉落的火星引燃了纸条和木屑……

我抄起一根木棍断开电源,拽起起火的木条就往外面跑,紧接着我拎起旁边一块包装布在水池里浸湿后,返回车间扑到了已经着火的木柴上,突然脚下一空,我的手一下子按在包装箱的钉子上……

这时,战友们也迅速赶了过来,火势得到了控制。

很快,附近的战友们也赶了过来,卫生所的军医和卫生员也到了,当我捂着手走出车间时,被仓库李主任看到了,他看到血顺着我的手往下滴,连忙让军医处理伤情……

虽然此次意外并没有给车间造成实质性的破坏,但在危急关头战友们及时扑救火灾的勇敢行为,得到了仓库首长和机关的重视,事后,仓库主任、副主任专门到



卫生所看我,军医说钉子刺穿了我的手掌,主任还关切地询问我痛不痛,指示军医好好医治我的伤口……

由于我是这次扑火行动中唯一一个受伤的,且也是发现火情、头一个跑到配电盘处断开电源的人,避免了重大损失,事后检修所上报了我的救火事迹,但是半年工作总结不表彰先进,到了这一年的年底,仓库首长给我记了一次三等功,表扬我“责任心强,关键时刻冲上去”,而且在下半年起,我当上了木工班的副班长。

3

1980年冬天,超期服役多年的杨班长退伍了,我接替了他的班长工作。1981年9月,军区直工部通知仓库,考虑到当前各部队普遍缺少基层干部的实际,给了仓库2个提干指标,条件是班长、党员和业务骨干,立过三等功……

仓库对战士摸底时,这三条我都具备,我和另外4名战士被列为了预提干部苗子。然而,在群众推荐和党委研究阶段,我却未能入选,原因是我从事的专业并非仓库核心专业----器材保管,后来,一名保管班的班长和炊事班长被提成了干部,我落选了。

意外落选,确实对我是个不小的打击,但此时的我已经服役4年多,早已不再是毛头小伙,不用首长给我做思想工作,我就带着战友们投入正常工作。

到了1983年的时候,上级再次给了仓库提干指标,库里也把我列为了预提对象,但在考核和群众评议阶段,我因年龄超了2个月而落榜。

第二次落选,说实话对我的影响不小。提干超龄,说明自己年龄大了,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

此时我已经入伍7年,提干是没希望了,所长说争取一下明年给我转志愿兵,但



此时的我却一心想退伍,觉得自己已经干了7年,再干下去也没了奔头,就产生了退伍的想法。但当年因仓库编制调整,兵员减少,木工班青黄不接,仓库领导说让我再干一年,培养一个接班人再走,于是我又干了一年。

1984年秋天,当了8年兵的我退伍回到了家乡。

4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8年的军营生活,我的脑海里早已被部队的工作和生活填满,回到家里很长时间,我都觉得自己还在军营,只是耳边没了军号声,也没有了绿色身影,有的是渐渐年老的父母和兄妹。

当兵时18岁,归来已26岁,家乡的伙伴早已是儿女闺女满地跑了,我有好几个同学,都生了两个三个孩子。

父母特别是母亲为我的婚事愁得睡不着觉,但我觉得这样的事需要缘分,虽然我退伍回来也相过两次亲,但女方不是嫌我年龄大,就是嫌我家里负担重,因此,我就一直单身。

邻居二叔在乡里上班,他知道我当兵这些年一直在部队干木工,恰好乡里木材加工厂找熟练工,于是,他就推荐了我,父母一听这是好机会,就让我去看看。于是,我带着在部队的立功证书、部队开具的介绍信到了木材加工厂。

没想到厂长二话不说,直接让我开着锯床加工木材。我二话不说就干了起来,干了不到十分钟,厂长当即决定录用工,每个月给我36元钱。当我听到这个工资数时,我不禁暗乐,在部队转志愿兵也是这个数。二伯说,在农村能拿这么高的工资,不算少了,也是厂里的高工资,于是,我就成了厂里当了工人。

从乡木材厂到我们家有20来里路,中间要经过一个长坡,还有经过一片树林,每次往返都要一个多小时。

1986年的9月的一个周末,我下班后骑车往回走,当走到一个拐弯处时,却看到路边一个大石头上放着一个筐,当时我以为谁的东西忘到这了。

当我上前查看时,发现筐里却有个小棉被,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个眼睛大大的



婴儿,再仔细一看是个女婴,当即明白这个孩子被抛弃了。我仔细查筐和棉被,发现在棉被一角压着一张纸条,上写着:女孩,生于1982年8月25日。我连忙看看四周,却一个人影也没有。

此时天快黑了,把一个婴儿放到这里,很不安全,我知道附近的山上有野猪和狼出没,于是,就带着女婴回到了家里。

第二天,母亲抱着孩子,问邻居谁家丢孩子了,可问了几天,也没人来认领。有人说,这孩子的母亲一准没结婚就有了她,只好扔了。

但过了二十多天,却有人来抱孩子,说这孩子是他的,可一问出生年月对不上,母亲就没有给对方。

孩子只好留在了家里,父亲让把孩子送走,说我没对象,弄个孩子在家里,说不清不说,以后找对象可就难了。

时间过得很快,快一个月了,我下班回来,女婴早就认识我了,一看到我就笑。我暗自决定,这孩子不能送人更不能扔,决定留下来。母亲说,好歹是条命,放在家里她来养吧。

自从有了这孩子,媒人给介绍女孩时,人家一打听家里有个莫名其妙的女婴时,都不愿意和我见面,我却觉得无所谓。

没有多久,加工厂许多人也知道了我捡一个女婴的事情,说啥的都有,我都一笑了之。

5

一天,我正在车间干活,厂办的董大姐却找到了我,问我有没有对象,我笑笑



说,我现在带一个女娃,没人愿意和我处对象。

没想到董大姐却说,县城边上有一个陈家姑娘,听说了你的事情后,想和你见一面,不知你愿意不?我说只要人家不嫌弃我带着娃,见就见一下吧。

后来在董大姐的引荐下,我和这个陈姓的姑娘见了面,没想到对方竟然眉清目秀,还十分漂亮,这时我才知道,对方之前一直想找一个军人,但没有机会,听说我是退伍兵,而且捡了一个姑娘后不愿给别人自己带,觉得我有爱心和责任心,和别人不一样……

后来,我和这个叫陈玉萍的女孩就处上了对象,

令我意外的是,我和陈玉萍处了半年之后,我才知道她是家里的独苗,父亲还是县副食品公司的经理。

我和陈玉萍结婚后,就把女儿也带到了城里,之后,我和陈玉萍也有了自己的女儿,

到了九十年代,岳父所在的公司经营不景气,他知道我会木工,就开了个小的家具厂,我在部队8年打下的木工基础有了用武之地,后来,岳父就让我负责家具厂的生产和运营。我们生产的办公和生活类产品不仅销售给本地企事业单位,还销往附近的地区,我们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凭着踏实本分的经营之道,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大。

有意思的是,我女儿长大后,她竟和一位军人结了婚。

如今,我已经七十多岁了,也干不动了,大女婿旅参谋长自主择业回来接住了我的班当了厂长,我享上了清闲。

我时常回想起往事,青年时期两次提干都没能提成,退伍回来,所幸遇到了被遗弃的女儿,让我在乡里的木材加工厂出了点小名,结果又让我认识了妻子,从此



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人啊,不定在什么时候会时来运转,沉住气,做好自己,也许明天就是一个艳阳天!

【素材来源于素材提供者,整理作品不代表编者和平台观点,无恶意和不良引导。图片源自网络,联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