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2月20日,当冬日的寒意逐渐消散,春日的暖阳洒满大地,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的蓝莓种植基地里,一片繁忙而喜悦的景象。村民们正穿梭在郁郁葱葱的蓝莓丛中,手指轻快地采摘着一颗颗饱满圆润的蓝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小小的浆果,不仅成为了村民们增收的“金果果”,更谱写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蒙自市草坝镇,这个曾经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小镇,如今却因蓝莓而声名远扬。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草坝镇成为了蓝莓种植的理想之地。这里四季如春,光照充足,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为蓝莓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而蓝莓,这种富含花青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小浆果,也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
近年来,草坝镇紧紧抓住蓝莓产业的发展机遇,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引进、市场拓展等多措并举,推动蓝莓产业迅速崛起。如今,草坝镇的蓝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数千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蓝莓之乡”。每到采摘季节,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商贩都会慕名而来,共享这场蓝莓的盛宴。
在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草坝镇创新实施了“龙头企业+村集体企业+农户”的“622”联农带农新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激发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还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和农户的共赢。
农户们是蓝莓种植的主体,他们投入土地、大棚、农资用品,并负责蓝莓的日常管理。在龙头企业的技术指导下,农户们的种植水平不断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而村集体企业则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农户提供苗木采购、棚膜改造、水肥系统建设等服务,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
龙头企业则是蓝莓产业的引领者,他们负责提供优质的苗源、先进的技术指导、广阔的市场销售。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草坝镇的蓝莓产业不断壮大,品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在销售收入的分配上,农户占据60%的份额,村集体企业和龙头企业各占20%,这样的分配方式既保障了农户的利益,也激发了村集体企业和龙头企业的积极性。
在联农带农模式的推动下,草坝镇涌现出了一大批蓝莓家庭农场。这些家庭农场以家庭为单位,以蓝莓种植为主业,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家庭农场的兴起,不仅提高了蓝莓的产量和品质,还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蓝莓的种植并非易事,需要精细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草坝镇的龙头企业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蓝莓产业的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草坝镇的蓝莓种植基地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智能化温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蓝莓的产量和品质,还降低了种植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龙头企业还定期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管理水平,推动农田管理从“传统粗放型”向“智能高效型”转变。
除了技术革新外,龙头企业还注重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蓝莓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市场。同时,他们还积极打造蓝莓品牌,提高蓝莓的知名度和附加值。这些举措不仅为农户带来了更多的订单和收益,还推动了草坝镇蓝莓产业的持续发展。
随着蓝莓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草坝镇还积极探索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他们依托蓝莓种植基地,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蓝莓庄园、蓝莓采摘园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在蓝莓采摘季节,游客们可以亲手采摘新鲜的蓝莓,品尝蓝莓的鲜美滋味;还可以参观蓝莓加工车间,了解蓝莓的加工过程;更可以住在蓝莓庄园里,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这种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还为农户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还推动了草坝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乡村环境的改善。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采摘,草坝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条件。同时,他们还注重乡村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蒙自市草坝镇的蓝莓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如今,这小小的浆果已经成为了草坝镇的名片,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蓝莓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展望未来,草坝镇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继续深化联农带农模式,实现企业、村集体和农户的共赢;将继续探索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让我们共同期待草坝镇蓝莓产业的更加辉煌的未来!同时,也欢迎广大粉丝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对草坝镇蓝莓产业的看法和建议,让我们一起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